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百态 > 正文

一次性发泡餐具现状:好材料的出口 毒塑料的自用

2013-05-02 15:43:5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在《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知》中再度强调:“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生产、使用、回收等各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在高温条件下易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入土掩埋很难降解,会造成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且回收和处理难度很大。”

      前后对比,对于21号令的第二条说明“可以回收再利用”引发更多公众关注:回收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再利用?谁来再利用?回收体系如何建立?

      发泡餐盒安全吗?

      杨惠娣:从专业角度看,不同材质的餐盒有不同的性能。透明餐盒耐温性比较高,可以进微波炉,并且从外面能看到餐盒里的内容。发泡餐盒的特点是刚性比较好,质量比较轻,能够摞十几个餐盒不会塌,虽然不可降解,但它的卫生性能更好。

      董金狮:我手头放着四种材料,最近送到检验机构检测了。这里有食品级树脂,有几种生产餐盒的边角余料,还有些外购的废料。从聚苯乙烯树脂测试情况看,只有食品级树脂材料符合相应的标准。可是从苯乙烯单体的测试结果看,这四种都合格。

      这意味着企业完全可以拿合格的原材料去检测,但在生产中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而完全不会被发现。

      目前最头疼的就是有些企业在用废塑料,甚至用进口洋垃圾生产餐盒。生产出的有毒餐盒在国内销售,而用好原料生产出来的餐盒则专供出口。这个检测结果表明,质检部门现在也没办法完全判定这些发泡餐盒是否安全。

      所以要确保餐盒的安全,应该要查生产企业的采购记录。但好多企业没有记录,没有发票。因此如果很多企业都在违规生产,我们现在的监管力量很难一一查出。

      张頔:发改委给出的五条理由,从理论上我都是接受的。但我现在了解的信息是,中国一次性发泡餐盒的生产工艺落后欧美20年,可以放心使用吗?而且,中国人太富有“创造性”,可以拿甲醛泡制香肠,拿三聚氰胺掺到奶粉里。也许很多事在欧美可以做,在中国恐怕就行不通。

      决策能否更透明?

      杨惠娣:很多人说,解禁令的出台犹如“晴天霹雳”。这其实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跟公众之间缺乏充分交流的结果。但发改委要解禁发泡塑料餐盒,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其实整个决策过程还是比较慎重的,有关部门之前已经做过很多毒性实验。而且发泡餐盒经过14年反反复复的禁止却没有死掉,说明它有生命力。

      李波:发泡塑料餐具解禁的过程,完全是“突然袭击”,整个决策过程没有公众参与,公开的信息也非常少。正因为这样,才引起了公众、媒体及很多政府部门的关注。公众既是环境问题的制造者,更是环境问题的受害者。我们怎样参与到环境治理过程?这就需要公众参与环境问题的决策。

      但现在公众既不知道相关政策制定的过程,也没有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机会。解禁发泡塑料餐盒的政策就这样制定和发布了。

      夏军: 21号令这个文件的法律术语叫做行政规章,这是一种行政立法行为。以前与发泡塑料餐盒相关的项目不能批准,包括做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也不能通过。解禁就意味着现在这些都放开了,合法化了。因此这是一个强制性、全国有效的法规。

      回收技术是否可行?

      李波:我曾做过一个实验,把所有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堆在家里三个月,然后请垃圾回收者进来,把他要的和不要的分开,然后带走,不要一分钱。条件是要告诉我,为什么要收这些,不收那些。结果他拒绝收特别轻薄的塑料,包括发泡餐具。

      他的理由是,如果都收这类重量很轻的,第一卖钱很少,第二没有空间储藏。可见单靠市场,发泡餐具很难被全部回收。

      曹阳:街上的垃圾桶每天被无数拾荒者翻来翻去,矿泉水瓶或者易拉罐都被捡走了,但像塑料袋、用过的卫生纸等,理论上也是可以回收,为什么大家都不去捡?就是因为附加值低,不值钱。

      目前中国回收后的垃圾再利用率只有40%。日本等发达国家要超过60%、70%。中国很多城市在搞垃圾分类活动,但执行得并不好。希望能通过发泡塑料餐盒解禁这件事能够彻底地使用垃圾分类,全面参与,才是解决之道。

      董金狮:发泡餐盒禁止使用前,北京市曾尝试过系统的回收工作。当时的餐盒只要花钱就能回收,但是不论餐盒存放在哪儿都有味道,引来许多苍蝇和老鼠。老百姓意见很大,并向市政管理部门反映。

      杨惠娣:大家担心餐盒里面有一些有毒物质等,这都是黑心商家做的事情,跟发泡餐盒的解禁实际上是两回事。不要混淆起来。我觉得只要材料合格就可以生产。

      回收的难度可能会比较大,但方法很多。不一定是全部拿回去再重复利用就叫做回收。比如把它添加在生物垃圾里,做成固体可燃物焚烧也是回收,甚至还可以放入炼铁炉、炼钢炉、炼焦炉里当燃料,当炭源。

      国外是谁污染谁负责,但认为回收都是厂家的责任,这个不对。对废塑料餐盒的回收至少涉及四个方面——原料生产厂家、加工企业、使用的商家和消费者都得负责。

上一篇:国家邮政局或对快递收“份子钱”
下一篇:网曝长春东北虎园鞭打捆绑老虎逼其与游客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