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百态 > 正文

内蒙贫困县:农民工讨薪被“踢”进救助站

2013-01-25 14:12:5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不给烟不发结婚证,五部门讨薪无望最后住到救助站,一年到头困难户难见乡干部……连日来记者在一些地方走访发现,有的基层干部作风漂浮,对困难群众的需求漠不关心。不少群众认为,这样的工作作风实在让人寒心。

      不给烟不办结婚证

      1月16日,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一贫困县民政局发现,工作人员向来办理结婚证的新婚夫妻索烟,否则就不给办证。

      上午9点,民政局办理婚姻登记手续的工作窗口还没人,大约20分钟过后,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姗姗来迟。一对新人来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他们客气地给办事人员递上一袋喜糖。出示证件、填写表格等程序都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到了领证环节,一位男性工作人员向这对新人索要香烟。“不给烟咋给你们办证?”新郎抱歉地说:“我从来不抽烟,就给买了点糖。”

      这位工作人员不予理睬,向窗外挥了挥手,示意他去买烟。新郎看到不买烟就拿不到结婚证,只好匆匆跑出去买烟。递上一盒香烟后,这对年轻人才如愿领到了结婚证。

      小夫妻对工作人员索要香烟的行为很不满。“虽然一盒烟几十块钱,但这种吃拿卡要的作风令人气愤!”

      农民工被“踢”到救助站

      在呼和浩特市救助站,记者见到了陕西籍农民工李长林。去年5月,他和另外10多位工友来到呼和浩特市打工,成了赛罕区金河镇四间房村蔬菜大棚项目的工人。项目完工,但由于包工头逃跑,他们走上了讨薪路。整整半年时间,工友们在多个部门蹲点要钱,最后身无分文住到了救助站。

      记者跟随李长林一起,亲眼见识了一些办事人员“踢皮球”的作风。

      1月17日上午9点,李长林来到金河镇政府,一分管主任在电话里回了一句:“不是给了两千块钱吗,别再折腾了。”就挂断了电话。

      赛罕区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见到李长林这个“老面孔”,直接回复说:这个事已移送到赛罕区公安分局,不归劳动监察部门管,别再来这找了。

上一篇:“选美小姐变市委秘书”符合相关规定
下一篇:北京700餐饮店联手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