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查领导信息 男子冒充官二代骗财骗色
2013-01-23 10:34:30 来源:青岛新闻网
骗局三假“官二代”骗财又骗色
也是虚荣心作怪,让乔某这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在网上做起了 “官二代”。他从网上查了一些与自己同姓的领导干部,记住他们的相关情况,并把他们分别编排成自己的亲戚来招摇撞骗。2011年夏天,他在网上聊天时,告诉同龄的女网友陈某自己的父亲是某市领导,叔叔是高层领导,而自己是海归硕士,原来在机关工作,现在利用父亲的关系在做生意。而且,乔某还把“父亲”的职务、分管工作、履历等情况详细清晰地介绍了一遍。
谨慎的陈某上网查了查,发现这位领导的情况和乔某说的都相符,便相信了他的话。后来,陈某说自己现在工作很辛苦,希望乔某的父亲能帮忙把她调进机关工作,乔某一口答应了。他以请客送礼等理由向陈某索要了8万元,并将这些钱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和个人挥霍。事后,陈某多次打电话询问,乔某都搪塞说正在办,让她放心。再后来,乔某的手机便关机,再也打不通了。发现被骗的陈某这才向警方报了案。乔某交待,他还曾用“官二代”的身份骗得其他多名女性与之交往并发生性关系。
经崂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法院认为乔某犯诈骗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一审判处乔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万元。
警惕三类骗子
崂山区检察院检察官张晓兰说,冒充官员身份诈骗犯罪中的“骗子”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自己冒充官员实施诈骗;一类是冒充官员的子女或亲戚;还有一类是冒充官员身边的人来诈骗,如秘书、司机等。
这些骗子往往学历都不高,但都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又非常善于察言观色。他们利用被害人急于获利的心理 “空手套白狼”,通过言辞攻势及暴利引诱,或辅之以一定的感情投资,最终让被害人在“天上掉馅饼”的美梦中跌入诈骗陷阱。另外,许多这类型的犯罪都有一个和被害人关系密切的“中间人”,基于对中间人的信任,被害人往往很容易相信骗子的话,又碍于“官员”的显赫身份,被害人往往不好意思刨根问底,所以这类骗局被拆穿的时间都比较长,受到的损失也都比较大,待被害人发觉之时已悔之晚矣。
张晓兰提醒市民,要防骗于未然,常怀警惕之心。对于陌生人的无故献殷勤或者“官二代”、“富二代”、“关系户”的无故“垂青”要保持清醒,对于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更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事务,不要相信那些“天上掉馅饼”的事。利令智昏,摒弃贪念才能百骗不侵。
上一篇:广西警方为完成任务钓鱼执法抓市民判7年
下一篇:贫困县领导被曝住豪华酒店赖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