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百态 > 正文

近百名农民工为讨200万元工资奔走两年未果

2013-01-16 16:34:17   来源:法治周末   

    开发区内撂荒的土地
     
      “河北廊坊现代服务产业园区是由政府主导,管委会实施管理,廊坊市中太投资公司独立运营的省级开发园区,也是河北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金融园区。”
      “园区位于廊坊西南郊美丽的永定河畔,区位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4%,有天然氧吧之称……”
      这是廊坊现代产业园的广告词,然而两年过去了,这片园区上只矗立着两座孤零零的建筑,大片的土地闲置,不仅没有招来投资,还欠下了一笔又一笔的烂尾账。
      2012年年底,法治周末记者收到在该产业园区务工的农民工实名举报信,信中举报中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太集团)拖欠农民工工资200余万元,并且大量圈占当地村民土地,记者对此事展开调查。
      讨薪难
      从2010年9月18日起,王强(化名)就和他的工友们踏上了一条讨薪路。
      两年多的时间里,王强和工友们找中太集团项目负责人刘国民历尽了艰辛。
      引起纠纷的是位于廊坊市永清县韩村镇境内中太集团的一个项目。2009年7月8日,由周少波带领的江苏苏北施工队与中太集团“廊坊国际金融服务后台”项目部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合同签订后,周少波施工队依约进场施工,至2010年9月18日工程竣工。虽然合同签订的是2009年10月30日前全部付清款项,然而直至2011年年初,周少波的施工队才拿到前期的300万元劳务费。
      经过结算,周少波施工队确定中太集团欠款200万元,并多次找到当时的项目经理刘国民讨要劳务费,王强和工友们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刘国民的电话很难打通,偶尔打通又以各种事由推诿。”
      无奈之中,刘强和工友们找到中太集团讨要劳务费。然而中太集团以劳务分包给刘国民为由,拒绝了农民工的要求。“已经不记得跑过多少次了,最终也没有结果。”王强说。
      施工队的一位农民工说,在外辛苦劳累两年了,最后却领不到工钱回家过年,他们急切的心情可想而知。而中太集团的态度,更让他们气愤。
      无奈之下,周少波代表农民工一纸诉状把中太集团告上法庭。2013年1月8日,廊坊中级法院通知周少波,予以立案。

上一篇:母亲被政府羁押离奇死亡 女儿上访难求判决
下一篇:女子欲花万元租老人当自己母亲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