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变身外籍政协委员,言行不一,但并不违反规定
2012-11-30 17:24:31 来源:腾讯--今日话题
01 张兰变身外籍政协委员,言行不一,但并不违反规定
张兰很可能是以“双重国籍”身份担任政协委员
据媒体11月22日报道,张兰在一次房地产法律纠纷中被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意外发现其户口已注销、国籍已变更,随之而来的争议是去年年底朝阳区政协换届,张兰当选为朝阳区新一届的政协委员。在“政协北京市朝阳委员会”网站的“委员名录”中,张兰的界别为“台胞台属”。
一时间,媒体的讨论焦点都集中在“外国人能否在中国参政议政”上。据北京市朝阳区政协的最新解释,张兰是在今年9月注销的中国国内户口信息,并退出了朝阳区政协,只是目前的相关流程还在处理中。也就是说,在张兰担任朝阳区政协委员的时候,他的中国国籍依然存在。官方想表达的意思也就是张兰不存在“外国人参政议政”的情况。
根据户籍管理相关规定,居民只有在三种情况下才能注销户口:参军,死亡,或者到境外定居。显然张兰属于第三种情况。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张兰是在今年九月才取得外国国籍,因为在中国,销户属于一种主动行为,国家并无监测和审核的机制。
中国的国籍法规定,凡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同时,中国也不承认双重国籍。但在现实中,中国存在着大量的“双重国籍”情况,即已经加入了外国国籍,但是并不主动的放弃中国国籍。

但这并不违反政协章程
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立法机关不同,政协的主要职能是建言献策,因此,允许外籍人士建言献策并不会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利益。并且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并没有关于禁止外籍人士担任政协委员的明文规定,其对人员构成的要求如下: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
蹊跷的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就网上流传的“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已加入外国籍”的说法正式回应——“政协委员,外籍是不行的。”
更蹊跷的是,朝阳区政协相关负责人日前曾对媒体表示,朝阳区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制定了一份委员管理的暂行意见,其中规定,如果不具有中国国籍,应不再担任政协委员一职。这种规定,显然是和政协章程对人员构成要求相抵触。
独特之处:曾放弃移民机会回国创业的张兰,结果又走了
早年经历过艰苦生活磨炼的张兰,1989年去了加拿大,据说每天要打六份工。1991年她带着两万美元回国开了个小饭馆,张兰事后回忆说,她其实是放弃了马上到手的移民证从加拿大回到北京的。
据张兰自己回忆,放弃移民回到中国是刹那间做出的重大决定:“所有的人都认为我疯了,那个年代拿到一个移民,那就是天堂了,所以你放弃的那个通行证,是进入天堂的一个通行证。”
在2010年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电视辩论节目中,张兰曾经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不会移民,她动情地说:“我的骨子里、我的血流着的是中国人的血,我觉得我应该永远忠于我的祖国,因为我是中国人。”
如果我们相信张兰早期因爱归国不是虚伪的说辞,那么,究竟是哪些现实的考量让张兰改变了最初的情怀放弃了曾经的“爱国”理想呢?
- 本文导航
-
- 1、曾拒改国籍的张兰为何加入富豪移民队伍
- 2、张兰变身外籍政协委员,言行不一,但并不违反规定
- 3、理性分析富人移民动因
- 4、如何看待双重国籍和富人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