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石镰刀
2012-11-26 17:22:46 来源:鲁南在线
-
镰刀,是农家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凡是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相信对其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在鲁南农村,一把镰刀,可以割草、割麦子、割稻谷、砍玉米、砍高粱,用处非常大。一把好的镰刀,刀锋锋利,刀把弯曲有度,用着合手,钝了磨,磨了锐,可以使用好多年。而南石的镰刀,就因为具有其他地方生产的镰刀所没有的优点,至今仍被许多农家所青睐。
南石镰刀的历史
南石镰刀加工业的历史比较悠久,在枣庄流传着这样一首古老的歌谣:“仙坛山上三道箍,不出娘娘出都督。出个都督是贾督堂,还出了一批打镰匠。”据说,南石镰刀加工的历史已有290多年,据《南石西村村志》记载,自从蒋、魏、尚、田等几大姓氏村民定居以来,人烟繁衍较快,人均占有耕地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谋生的手段就以锻打加工镰刀为主。南石西村加工的镰刀,能用于收割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白菜等各种粮食、蔬菜,截取树枝、藤条,收获蒲草、牧草等,名称种类很多,而最常见的就是收割用的弯把镰和能充当砍刀用的裤镰。
镰刀头的制作
据南石东村镰刀技艺传承人周旭东介绍,从他爷爷辈、父辈到现在,从事镰刀头加工已经七八十年了。他说,镰刀头制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复杂,要经过选铁、截铁、红炉锻打、劈槽、加钢再锻打、板整卷裤、淬火、板整锤印炝刃、磨光、拖净、上油、刷漆、分类、包刃、捆绑、装箱等,每把镰刀都要锋利耐用。而每天早上三四点钟,镰刀加工者就得早早生火锻打,需要的工具有火炉、风箱、铁砧子、绞钳、火钳、印鉴、各类锤等十多种,无论酷暑寒冬,加工镰刀者都光着胳臂,其劳动强度和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南石的镰刀结实耐用,锋利无比,很久以前,就有外省人来南石采购镰刀了,深得用户的青睐,成品远销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湖南、四川等省。据统计,南石人年生产镰刀1500万片,每年购买钢铁5000多吨,从业者一度达到1000多户,3000多人,可谓是“家家制镰刀,户户锻打声”,场面非常壮观。“南石的镰刀不加工,各省的谷物无收成”的说法,更给南石镰刀加工增加了不少的美誉。
镰刀的安装
镰刀头由铁匠制作,而镰刀把则由木匠制作,同时镰刀最后的安装工作也是由木匠完成。
每年春夏之交的庙会,都是农民购买生活用品的好去处,而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购买几把镰刀,以备麦收时使用。集市上的镰刀都是镰刀头和镰刀把分开卖的,看中了哪个,就由卖镰刀的人现场钻眼、铆钉,将刀头和槐木刀把连接到一起,成为一把完整的镰刀。制作镰刀头是一门手艺,制作刀把和安装,同样也是一门手艺。刀把一般都是由硬槐木制成,需要木匠选料、刨锯成型、烤弯、打磨等,要求前端是方形,以便于安装刀头,后端是圆形,以便于手握。手艺好的木匠做出来的刀把就是一件工艺品,弯度适可好看,特别是把握的后端,形状合理,
粗细适度,光滑不磨手。安装时刀头和刀把相交的角度一定要把握好,这一点要根据刀头的弯度来定,向外或向内勾头都不合适。向外勾头使用时容易打滑,向内时揽的面积太小,用起来很难受,有经验的木匠师傅会根据刀头和刀把的实际情况灵活安装。
上一篇:枣庄第一部电影《煤城春雷》
下一篇:木偶竹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