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枣庄指南 > 正文

北斗庙

2012-10-27 16:58:17   来源:鲁南在线   
       北斗庙观国内罕见,北斗庙会历史悠久,它们的昔日繁华、典故轶事至今令许多老年人记忆犹新、津津乐道---市中区文化路街道办事处有个北龙头社区,北龙头社区有座祭祀土地神的土地庙,至今善男信女众多,香火缭绕,经世不绝。
      在这座庙宇的后面有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静静地躺着两通颇有点历史渊源的石碑,虽是断碑,但碑上镌刻的“北斗庙山门碑记”、“百子堂碑记”等隽秀优美的文字仍清晰可见。
      这两通断碑是2007年东沙河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整理绿化时被施工人员挖出来的,挖出的地点是东沙河东岸的东龙头社区。
      断碑是属于原北斗庙的。它们的出现勾起了许多老年人心中那难以忘怀的记忆,围绕着北斗庙至今仍热议不断。

      北斗庙观 国内罕见

      历史上的北斗庙坐落在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文化路街道东龙头、南龙头、北龙头之间的东沙河东岸。庙观占地10余亩,坐北朝南。东沙河由北而来,遇庙急转,西绕而南下。河上原有一座大桥,名曰“跃天桥”,得名于桥东端路北原立有一通石碑,上书“薛礼征东跃天桥”,为唐朝大将薛礼征东遗迹。人们形容跃天桥像一个大把锔子,牢牢地钉在北斗庙大门西侧的沙河上,给北斗庙平添了几分地理形胜。
      据《峄县志》载:“跃天桥:城北二十里龙湾村(即龙头村)。其溪发源濯山,北折南流。夏秋雨后,清波溢岸,绕丛竹、抱巨石,而缘溪柳阴颇可散步。”可见当年这里也是风物宜人之地。
      北斗庙系道教庙观,供奉主神为“北斗星君”,民间俗称“北斗老爷”。北斗庙在全国甚为罕见,目前在国内著名庙宇和旅游资源中,无一与北斗庙重名者。北斗庙始建年代,已无可考。寻访知情的老年人,据他们回忆,庙内原有一通老碑,是说北斗庙在明朝永乐初年重修。据此推算,北斗庙至少也有600年的历史。庙门过道处的铺地巨石已磨得光秃圆滑,棱角全无,由此可见此庙观相当古老。据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命建南斗庙、北斗庙。此后,历代王朝都把祭祀北斗列为重要祭典,有时帝王还要亲自祭拜。
      据孔德平、周龙涛主编的《孔子生平事迹图·明正统九年刊本圣迹图》(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连环画,明代版)载:“先圣著作即成,斋戒向北斗告备。忽有赤虹自天而下,化为黄土刻文。先圣跪而受之。”意思是说:孔子编著整理的“六经”(指《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已经完成,斋戒后祭拜北斗星(文曲星,也称文昌帝君。文昌即古代对北斗七星中斗魁之上六星的总称),以告之此事。忽然有一条红色的虹从天而降,落地后变成黄泥雕版,孔子下跪收下了。由于孔子祭拜北斗的影响,从那时起,人们就对北斗星敬重有加。
      进入北斗庙大门,迎面是一堵高大的影壁墙,巨石垒基,大青砖砌筑,磨砖镶嵌,灰缝细直,壁心白底,起脊瓦顶,甚为壮观。影壁墙后是一个大花坛,栽种着四季花木,应时开放。解放后,影壁墙还保留完好,1958年大炼钢铁时,因用青砖砌垒炼铁炉而被拆除。庙内主体建筑为五间大殿,殿基高约0.6米,砌巨大长条青石台阶三级。殿宇抱柱出厦,抱柱下的石鼓基座现在尚存。殿内迎门高悬大幅匾额,上书“天秩喉舌”,东西墙上彩绘《封神榜》壁画,有“纣王题诗”、“比干掏心”、申公豹“割头换像”,还有《说岳全传》中的“水淹汤阴”、“岳母刺字”等等。大殿神龛内供奉北斗星君七尊,神像均为彩色泥塑。

      北斗星的传说在历史上流传甚广

      北斗星是大熊星座中的七颗星,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北斗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它们在北方星空排列成斗或勺形,古人把这七颗星联系起来,想象成古代舀酒用的“斗”或“勺”,所以北斗在民间又俗称“勺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身,叫做“斗魁”,又叫“璇玑”;玉衡、开阳、摇光组成斗柄,叫做“杓”(biāo)。把勺形边上的天璇、天枢两星连成直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五倍的距离,即可找到北斗星,它是北方的标识。北斗星在不同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在天空的不同方位,所以古人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确定季节:斗柄在东,天下皆春;斗柄在南,天下皆夏;斗柄在西,天下皆秋;斗柄在北,天下皆冬。这里所说的“天下”,是指华夏大地。所以北斗星可用来确定季节,其运行规律对于制订历法很有用处。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载:“北斗君,字君时,一字充。北斗神君本江夏(在今湖北)人,姓伯名大万,挟万二千石。”又云:“北斗君姓陈名奉常,字百万,江夏人。”在北斗人格化的过程中,还有北斗游戏人间、惩恶布善之传闻。据《国史纂异》载,太宗时,北斗七星化为七僧饮酒于西市。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闻奇录》,记有北斗本命星为吉州刺史降服贼星事。宋洪迈撰《夷坚支志》癸卷3录有北斗星神助吏缉盗事。可知北斗星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颇大。

      崇奉北斗 反映了人们对宇宙天体的祈望

      道教崇拜“三光”,“三光”者,日、月、星。特别崇奉斗星。将其进一步神化为北斗真君或北斗星君,主要神格为司命神,称北斗真君,受命于三官大帝,一起考察活人和死者的功过善恶。《史记·天官书》说:“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是说北斗掌管人间四时、天文、地理、人道。以后便被附会为主管州国分野、年命寿夭、富贵爵禄、岁时丰歉等多种职能。以上这些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界宇宙天体的崇拜和祈望。
      大殿东侧,三间配殿为“百子堂”,供奉送子观音,并塑有彩塑娃娃山。观音是法力无边、无所不能的菩萨。民间崇拜她,不是因为她有那些众多的虚幻的法力,而是在于她能送子。无子嗣者多前往拴儿许愿,祈子者生儿后,都要带上香烛、供品、鞭炮等去还愿,还要为观音菩萨披红挂彩。传说曾有一求子者许愿,若能生儿,牵头牛来还愿,但是生儿后却又舍不得一头牛,抱了一只鸡来还愿,还愿后回家,发现牛却无缘无故地死了。
      大殿西侧,三间配房为道人居室。北斗庙的最后一任住持,姓刘道号外存,于2009年仙逝,享年91岁。其师父姓李,道号天秩,老人道袍长须,仙风道骨,亦享耄耋之寿,无疾而终。

      六百年历史的北斗庙毁于日寇魔掌

      北斗庙一直香火旺盛,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烧香许愿,笃信甚诚。特别是在逢集赶会、或每逢节日盛典之时,香客摩肩接踵,香烟腾腾缭绕,香气绵绵经久不散。随庙而兴的古庙会也车水马龙,日趋繁华,延续了数百年。
      不幸的是,1938年厄运降临---日寇的铁蹄蹂躏了枣庄。这一年的5月16日,日寇对三个龙头大肆烧杀,共杀害无辜村民18人,烧毁房屋千余间,北斗庙在这场厄难中也未能幸免,仅剩断墙残垣和依然顽强地站立在大殿前、庙门两侧的十几通石碑。
      1976年,齐村区塔埠公社在一片废墟的庙址上建起了焦厂,庙墙石头填了焦池,石碑被埋在了地下。2007年在东沙河沿岸整理绿化过程中,施工人员于北斗庙遗址处挖出了两通断碑,后来被热心人收存,现置北龙头土地神庙之后。
      老枣庄人特别是三个龙头的人,对北斗庙颇有感情,至今仍念念不忘,津津乐道。
      北斗庙,作为枣庄市重要的宗教历史文化遗产,是否还可以再兴?

上一篇:龙头庙会
下一篇:阴平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