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婷韵事
2012-09-09 18:17:43 来源:解放日报
三、兰婷韵事
我们这代人在年轻时,饱受文化的饥荒,对知识格外渴望。我曾在十五月下阅读过《易经》,在海风呼啸的岛屿偷阅过《道德经》等奇书,鬼谷子、介子推等奇人奇事仍留印于心中。来到台儿庄才知奇人奇事遍华夏,台庄韵事更奇多。
在悠悠的古运河畔,有一座秀美华丽,青墙黛瓦的两层楼宇。门口矗立着一个雕工精细、奇特少见、气势不凡的木楼牌。她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在诉说着百年的辛酸与不幸;她离河咫尺,却难以随航而去;她离城一步,却难有常人自由;她面南而坐,却难遂心中梦想。这便是中国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青楼。
青楼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奇特的现象,是中国封建制度的产物。台儿庄的青楼始于明,盛于清。那时偌大的台城来往客商达十万之众,弹丸之地有青楼三十多家,“兰婷书寓”即是那时名声最大的一家。
我怀着忐忑之情来到这座曾经天上人间面河开,千船河中竞帆来,商贾达官争相趋,一夜幽梦付九天的兰婷书寓。迈进这座神秘而有传奇色彩的青楼,靓丽典雅的大厅内,只见宫灯旖旎,霓光四射,摆设考究,布局得体,之字型楼梯交错而上,黑黝黝的大理石地面油光锃亮,“一曲霓裳惊夜月,十分春色艳朝霞”的书法对轴映衬着一幅栩栩如生的仕女满堂图悬挂于厅堂正中,将屋内装点得优雅别致、静谧宜人。如此华丽精致的雅舍,让各色人物傅粉施墨、寄情于间,人世百态尽显其中。
踏循青楼,看着间间闺房与件件遗物,我思绪茫茫。岁月悠悠,有数不清的雅士一咏三唱: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低吟;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喟;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笃志;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情愫,都为青楼留下了涓涓吟唱。还有记不清才情俱佳的女子,在青楼演就了侠骨奇情的篇章:苏小小鄙视权贵傲骨铮铮对爱情忠贞不渝,柳如是劝钱君宁为明朝鬼不为清代官之气节,李香君失夫婿不愿为人妾坚守贞操与道义,赛金花侠义游说瓦德西立地和谈遂成安宁,小凤仙慧眼识英雄成就了高山流水觅知音等,皆佐证了自古佳人多侠义,从来烈女出风尘的襟怀。
“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的故事,也在兰婷书寓演就。明末清初,兰婷书寓来了位才貌双全的少女,观其容,疑似大家闺秀;听其言,应是素质不凡。但问身世怎也不说。老鸨说:“不表身世休走人。”少女答:“宁为妓无相告。”后老鸨强留她,取名“金枝”,意为非寻常之女。既强留,金枝姑娘道:“接客时须对对,吾出上联,客对下联,对不上付银勿悔。”
告示一出,客人纷至沓来,竞出高价、欲占金枝。一日,一书生走进青楼,金枝姑娘出上联:“白面书生,胸中无才空想贵”,书生绞尽脑汁,无辞应对,但姑娘的绰约风姿与不凡才气留下难忘印象,因此他苦读诗书,重登青楼,对出下联:“红颜佳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姑娘想,此小伙可托身,遂取出四颗猫眼石赎身,嫁于小伙。明亡后,姑娘坦露身世,竟是被崇祯错杀的袁崇焕之女,立志发奋的书生也于康熙年间中了进士。
这故事让我十分惊叹,原来在那靡靡之青楼,也有忠烈正气之奇女,也有由劣变好之男儿,且留下的思索不禁于此。青楼中的斑斑辛泪仍在我心中萦绕。青楼是女子的牢房,放肆的苦疆,几多青春空耗了几多人生,几多泪水破灭了几多幻想!不管是天使之城暗巷里的幽怨女子,还是海上赌城门口眉史们的望洋兴叹,她们望着静静的水城,悠悠的运河,滔滔的大海,熬啊熬!等啊等!熬到了日落,等到了天明,熬去了豆蔻年华,等到了美人迟暮、人老珠黄……。青楼里,善与恶、正与邪、强与弱、黑与白、忠与奸都粉墨登场,纷纷逞强,铸就了人世间一曲曲奇闻异章。
- 本文导航
-
- 1、中华奇庄
- 2、台儿庄的奇,不仅是其得名,还因其奇迹般地崛起。
- 3、兰婷韵事
- 4、台庄血战
- 5、古城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