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庄民俗石榴山庄
2012-07-27 15:05:34 来源:薛城区旅游局
-
这是一个静静的山村,不知道多少年,多少代,养育了多少人;这是一个古老的山村,因为山村里房前屋后都是石榴,人们就叫它石榴山庄。走进山庄,仿佛进入了世外榴园,古朴的石屋、千年的古槐、苍老遒劲的石榴树、热情好客的村民……构成了一幅恬静安适的山村田园风光。

世外榴园的小山村

在古老的山村中,有一棵造型奇特的石榴树,那就是“石榴太皇后”,树龄600余年,树形优美,树冠庞大,因有九根主干,十八条分枝,故名九股十八杈,据林业部门统计,此树为鲁南石榴树之王。关于这棵石榴树的历史,据《张氏族谱》记载:张氏先祖讳彩,字还白,明朝仕至南京刑部正郎,避奸臣魏忠贤迫害辞官还乡,携带宫廷石榴树种植在圣土山下的张庄村,据一位老者介绍,这棵石榴树就是张氏先祖——张彩亲手所植。距离石榴太皇后不远处,有两个颇似拐杖印和脚印的石痕,当地村民赋予它神话的色彩,给它命名为“仙人采果石”。传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到蓬莱赴群仙会,路经此地,正值榴果成熟季节,便采摘石榴解渴,因用力过大,就在青石上留下一只脚印和一个拐杖印。当我听完这则传说的时候,会心的一笑,古老的山村、古朴的村民,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传说,滋润着山村里一代又一代人。


景色秀美的圣土山
石榴山庄背依圣土山,山北坡较缓,南部山崖陡峭,悬崖数十米,形成鲁南特有的“岱崮”地形。圣土山西邻“黄楼子山”,两山相峙而立,其山口称“黄风口”,为古代驿道必经之路,实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解放前,此处土匪盛行,民间有谚语说:能从九州走,不过黄风口。圣土山顶部,地面开阔,遗有古寨墙、炮台、石屋等古建筑。站在山顶,可眺望枣庄新城日新月异,微山湖中白帆点点。向山下望去,山庄石墙碧瓦,错落有致,一派田园风光,美不胜收。圣土山下有一水库,每当夏秋之季,山腰处白云缭绕,有“此山出云,不用问神”之说。史载清咸丰年间,捻军曾在此大败清军,劫持皇纲一宗。民国大劫案中的主角孙美瑶,在津浦铁路的客车上劫持中外人质89名在去抱犊崮时在此驻扎,并与前来追击的官兵展开对战,孙美瑶凭借圣土山优势的地理位置,在此突围后,经权妃墓,横山口疾行进入抱犊崮山区。



据《明史·后妃传》载:权妃即恭献贤妃权氏,朝鲜国人。明永乐年间,朝鲜贡女送来南京,进入后宫。权妃姿容秀美,聪明伶俐,善吹玉萧,深宫后院经常传出优雅动听的萧声,颇得明成祖朱棣的宠爱。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封权氏为恭献贤妃,并赐其父权永均为光禄卿。永乐八年,漠北一带出现战争,边境告急,明成祖朱棣御架亲征,权妃侍帝北行。战争结束后,凯旋回京,路过临城(今薛城),权妃偶得急症医治无效身亡。明成祖朱棣遂命随臣及地方官吏寻山觅林查看风水宝地,建立陵寝,便选中了古峄县境地白茅山前埋葬权妃。

权妃墓亦称娘娘坟,坐落在三面环山、南面敞开的山峪中间。陵墓封土堆高约8米,底周60余米,上边长满松柏。墓区背靠凤凰山,山势圆峻,东西横陈,连接群山异峰;东有狮山,自青檀古寺西来,穹岩巨岭,连绵不绝;中拥一峰,削立数千尺,巍立直插碧空。山之阳,悬崖绝岩,巨石峥嵘,层累直上,如万花集簇;西为象山,山势西行而又南转,下拖一岭犹如象鼻。南部出口恰似陵园大门,门前一小溪,泉水从石缝中溢流向南,东有雄狮,西有巨象,把守陵墓两侧,气势磅蹲。正是:左狮右象充守卫,三山一水葬皇娘。

上一篇:王学仲艺术馆
下一篇:鲜花盛开的城市--枣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