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枣庄景点 > 正文

邹坞镇张庄村

2012-10-23 11:05:58   来源:鲁南在线   
       薛城区邹坞镇张庄村,东与拥有千年瓷器烧制历史、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中陈郝村一路之隔,西与原黄贝煤矿相连。他们的知名度都大大超过了该村,外出的张庄人大都用中陈郝和黄贝煤矿来表达家乡的地理坐标,很少提及小村的名字,所以该村的历史很少为外人知晓。
      说它古老。据1987年9-10月间山东大学与枣庄市博物馆联合考古发掘证实,整个村庄正坐落在中陈郝瓷窑遗址的黑瓷区上,是中陈郝瓷窑遗址的一部分,仅瓷器烧制历史就可追溯到1400年前的北朝晚期。
      此次考古发掘前,世代在此居住的村民,虽隐约感觉到这片土地的神奇久远,除常听老人们讲“九桥十庙七十二座砖瓦窑”的传说,不时会在田间地头看到遍地的瓷片和残破的窑具外,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既不熟悉,也很困惑。
      如今许多村民家里仍存有许多残破断裂的圆形瓷质炉条,用于编织麦秸苫子时,当经绳坠子使用。此前,当地村民并不知道是废弃的窑炉炉条,还据此衍生了一段瓷窑消失的荒诞传说。据传,窑神为考验窑工的诚信,天刚亮,就扮成一位骑着毛驴的妇人,向窑工打探道,“窑里烧的是什么?”由于当地有一种根深缔固的传统观念:驴是鬼的化身,一早,遇到驴不吉利,碰上妇人晦气,既遇到驴又碰上妇人,就会更加倒霉。所以,窑工十分恼怒,就说了一句十分粗俗的气话,“驴X八棍子”。结果, 触怒了窑神,精美的瓷器出炉时全变成了粗粗长长的条状物,传说当然没人会相信。瓷器烧制,历经千年不衰,几百年前,何种原因突然绝迹?颇为令人费解,至今仍是未解之迷。
      全村遍地是瓷器碎片,村东北部一片叫“瓦石滩”的土地上,堆积着厚厚的瓷器碎片,一直很难耕种。直到文革后期,为解决瓷器碎片影响耕种问题,集中进行了几次土地深翻治理。期间,发现了大量瓷器、窑具和窑址,除少量完整的瓷器被村民捡回家作为日用品外,大部分遭到破坏。为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就地取材,完整保存了几百年的土地庙、雷神庙等历史古迹彻底被毁,大型石材多被搬去修桥筑路。
      清末民初建村,以一个村的名字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百年。村中许多老人都能对村庄的形成、发展如数家珍。该村虽以张姓命名,历史却没有给张姓人家留下丝毫踪迹,而真正的建村人却是来自峄县官地村宋氏的一支。清朝末年,宋氏已经是并列峄县“崔、宋、黄、梁”四大家之一的名门望族,繁盛的人口与土地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选择到枣庄周边买田置地是当时的不二选择。一位叫宋学鲁的宋氏先人到峄城区吴林乡田楼村安家。期间,张庄村土地上的张姓与中陈郝村陈、郝两姓人家之间相持多年的土地纠纷和争斗日趋加剧,张姓人家终于败下阵来,无法立足,急于转让土地。田楼的宋氏再次就势购置了张姓的300多亩土地,并派自己的五个儿子前来耕种。
      依靠强大的家族势力作后盾,兄弟五人同心协力,带领家人和乡邻,挖土筑墙,筑起了一座边长各100米的方形高大厚重的土墙,俗称土圩子,四角建有炮楼,用于防匪防患。墙内人家共处一院,比邻而居,鸡犬相闻。
      漫步街头,高大的土墙已经完全消失在历史的烟雨红尘中。炮楼拆除后的遗迹和历经风雨剥蚀的百年老屋与现代城市文明的巨大差距,明显能使人感触到岁月的沧桑巨变。村东、南、西三面取土留下的宽阔池塘还在默默诉说着水光潋滟、莲叶田田、鱼翔浅底、杨柳依依的百年时光。
      在村南路口,建村时开凿深达30米的老井还在。巨石构筑的宽大光滑的井台、青砖到底生满青苔的井壁无不透露出风雨砥砺的沧桑与厚重。开凿此井显然并不是用于取水,因为该村是北方少有的富水区,凿井3到4米就基本能够满足需要,无须开凿如此之深。村中老人证实,最初开凿此井的目的的确是为了采煤,到目前的深度,突然泉水如注,无法排干,良好的愿望化作泡影。先民以为得罪了神灵,生怕带来更大的灾难,虔诚地用桃木板把把井底封住,用青砖构筑了井壁,巨石筑砌了井台,才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口老井,当地百姓又叫“桃木井”。
      后来的煤炭勘探和开采实践,进一步证实了先民的判断和智慧。1956年夏,一支代号为159的勘探队在老井西侧20米处,为后来的黄贝煤矿主井进行前期勘探定位。该村的许多人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钻杆没来的及拔出,巨大的水柱就喷流而出,三天内,全村所有池塘和沟渠都灌满了清澈泉水的情景。1994年,老井南侧300米处的薛城区桃官乡三号煤矿,利用现代排水设备,果真在地下30多米处就开采到了原煤。100年前,没有任何地质和水文勘探资料,该村先民对煤层深度和水文特征的判断都是极为正确的,确实令人惊赞。
      张庄村很小,人口300多人,是全镇人口最少的行政村,小到几乎没有人觉察到它的存在。全村96户,宋氏人口超过了80%。其他姓氏有孟、周、李、刘、陈、戴等十几户人家,大都在建国前后,由其他村庄迁移而来,大多居住在土围子外的西北侧一带。百年来,宋氏族人宽厚待人,耕读传家,与其他姓氏比邻而居,和睦相处,血脉相连,情同一家。
      当你悠然踏步在千年文化积淀的蟠龙河畔,徜徉在小村街巷淳朴浓厚文化的气息中,你仍能不时感触到这片土地的古老和神奇。

上一篇:巨山与绵羊石海
下一篇:千年中陈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