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后,黄金之底在何处?
小中大2013-07-15 08:57:52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
在经历了4月份的连续暴跌后,国际金价并没有出现回稳走强的迹象,6月中下旬国际金价再度出现暴跌,这让前期疯狂抄底的“中国大妈”们损失惨重。一向被视为稳健投资品的黄金为何在今年出现如此剧烈的价格波动?12年的黄金大牛市行情是否真的就此结束了?普通投资者在当前行情下又该如何应对?
“中国大妈” 抄底被套,“跌跌不休”没想到
“以前只知道股市有暴跌,没想到现在买黄金也遇到了暴跌行情,黄金不是很稳健吗?怎么这么个跌法啊。”北京居民孙大妈最近有些不安。
去年刚退休的孙大妈想利用积蓄做点投资,让自己和老伴的晚年更有保障。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对股票、基金的暴跌行情心有余悸的她,一直认为投资黄金还是比较稳健的。
今年4月中旬,国际金价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连续暴跌行情,两天内跌幅高达15%。正是在这次黄金大跌之时,孙大妈在工商银行开了人民币纸黄金账户,并按280元/克把自己的20多万元存款变成了800克账户纸黄金。随后,伴随着金价的反弹,孙大妈的纸黄金一度涨到290元附近,短短几天,账面盈利近8000元,这让孙大妈很高兴,认为可以一路持有黄金实现保值增值了。
可惜好景不长,进入5月份后,黄金延续了下跌的行情,孙大妈的收益在几天内被吞没。但她还是比较淡定,认为黄金有涨有跌也正常,自己既然是在金价大跌时买入的,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谁知,在经历了6月中上旬的横盘震荡后,6月20日,国际金价再次出现了单日暴跌行情,最大下跌76美元,跌幅超过6%。经过当天的暴跌后,孙大妈账户上的黄金价格已经到了250元附近,不到两个月就从盈利变成了亏损2万多元。看着自己的账户,孙大妈有点想不明白了:“我身边的很多人都在买黄金,电视上也说很多人在抢购黄金,怎么还会跌成这样!”
像孙大妈一样,不少百姓都认为黄金是可以保值增值的“硬通货”,而对投资黄金的风险估计不足。伴随着本次国际金价的大幅下跌,国内各黄金销售市场纷纷下调了黄金饰品和投资金条的价格。记者在北京几大黄金市场了解到,经过6月下旬的暴跌,各大金店黄金价格回调幅度普遍在每克40—50元,其中菜百商场千足金基础价格降至每克330多元。然而,与4月份金价大跌时不同的是,这次黄金价格下调却是“只赚吆喝不赚钱”。
在北京国华商场的黄金销售柜台前,营业员告诉记者,这几天金价下跌确实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询问,但真正出手买黄金的却并不像4月份时那样多,而且大部分都是买首饰的,投资金条很少有人问津,以前排队交钱扫货的情景没有出现。在记者走访的几大黄金卖场里,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金店老板 行情难料,回收黄金不敢轻易出手
事实上,在近期国际金价连续下跌中很受伤的远不止像“中国大妈”这样的普通投资者,一些在黄金业界打拼多年的经营者都难逃被套厄运。
张老板在北京海淀区金源珠宝古玩城开了一家黄金首饰专卖店,除了正常的黄金销售外,他还经营黄金回购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