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汹涌流入A股不涨反跌 或待合适介入时机

2013-04-18 16:48:07   来源:金融时报    点击:

      “热钱”为何宁愿变成存款,也不愿进入价值并未高估的A股市场?一方面,最近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保持稳定,实际利率水平高于美国国债收益率,“热钱”变成存款仍有套利机会;另一方面,“热钱”并非不觊觎A股市场的赚钱机会,也并非不想对A股股票进行“资产重估”,只是在等待合适的介入时机。

      “热钱”在等什么呢?
      宏观上看,“热钱”在等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中央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究竟会采取怎样的应对之策。一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时所说,“一季度已经过去了,对于一季度的形势,国务院很快要做全面评判,不仅要评判当前情况而且要分析走势。”中央会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又将怎样评判未来走势,还会出台怎样兼顾当前和长远的经济政策,相信不久将有结论。
      中观上看,“热钱”也在等待自去年10月A股IPO进入实质性暂停后,监管部门何时重启IPO。有传闻称,IPO将于5月开闸,并与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同步配套推出。但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已明确表示,近期证监会未就相关话题接受媒体采访。虽如此,人们还是对IPO重启在即忧心忡忡。尽管理论上IPO重启不会影响股市中长期走势,但不可否认,一旦重启,A股短期走势将面临考验。假如IPO重启带来股市下跌,或许这就是“热钱”等待的空头陷阱和入市良机。
      微观上看,“热钱”同样在等待正在陆续公布的上市公司一季报,看季报究竟会向人们呈现怎样的经营状况,并以此判断投资标的的价值和风险。因为人民币持续升值不利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出口企业的业绩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3月份我国对外贸易逆差8.8亿美元,一举改变了去年2月份以来保持的贸易顺差局面。
      关于“热钱”与A股的走势,有人认为其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如果“热钱”流入过多,国内通胀压力加大,央行会加大货币收缩力度以回笼资金。比如伴随着外汇占款的增加,今年来,央行弃逆回购而用正回购,通过不断增加操作量的方式,持续回收流动性。
      不过,不管怎么说,经过近两个月的持续下跌,目前A股已跌至上证指数200天线一带,且成交量持续萎缩,短期继续做空的动能已显不足。在“热钱”对A股市场虎视眈眈之际,无论“热钱”流入跟股指涨跌有无关系,投资者都不宜继续盲目看空。

上一篇:4万亿计划致地方债激增 80%城市靠卖地还债
下一篇:一季度点对点短信降11% 中国传统电信业遇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