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限奶令余波:需求恐跌三成 商家减价促销
小中大2013-03-06 13:39:00 来源:腾讯财经 点击:
-
从香港上水火车站向北走5分钟,有一幢工商大厦叫晋科中心,这里原本寂寂无名,但近年却成为了水货集散地。高峰时,每天都有无数货车如鱼贯驶入,将奶粉运往仓库,再让分发给水客,用“人海战术”将奶粉经由客运通道运往深圳,并在罗湖口岸外公然交货收钱。
3月1日实施的一纸限带令,让晋科中心彻底恢复平静。
奶粉走私利润据估算达6亿
新出台的限带令,其实是针对今年1月份,很多香港父母走遍多家超市和药房,都买不到奶粉的情况。行政长官梁振英当时表态,政府关心部分商店的奶粉缺货情况,重申一定要优先照顾港人需要。
按照最新的法令,除非获发许可证,未满16岁的人士不可带总净重量超过1.8公斤(即约两罐)婴儿奶粉出境。且要求其在过去24小时没有离开香港记录,违例者最高可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2年。
3月1日,晋科中心附近已没有奶粉踪影。虽然这幢六层高的大厦内,仍存有不少准备带回内地的货物。可是,此前水货客人潮如鲫的场面不再出现,很可能是走私奶粉的水货集团全面偃旗息鼓,静待如何应对新法例。
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奶粉代购市场,职业水客每天可以往返香港两次,背回数十罐奶粉轻而易举;这个“职业”能每天赚到六七百元。
奶粉走私可能是一个高达6亿港元的市场。此前立法会议员陈伟业分析道,以香港统计处2012年11月的数字推算,香港每月进口约400万罐奶粉,扣除本地婴儿每月消耗约60至70万罐,其余每月300万罐奶粉经香港转出口,如果水货奶粉每罐利润能达到200港元计算,这个水货市场每月利润高达6亿港元。
雅培等反对 奶粉需求恐下跌三成
新措施宣布后,不少“港妈”对此十分欢迎,但特区政府也很快便惹来不少反对声音,特别是奶粉商家。
在法例公开咨询期间,多家奶粉供货商都提出反对,雅培给香港食品及卫生局的信中便指出,奶粉短缺只出现在个别品牌以及个别零售店,政府推出如此“极端的措施”是不切当的,也会影响奶粉供应商。
毫无疑问,商家是欢迎顾客的,不管他们是香港妈妈还是水客。香港消委会的奶粉价格调查显示,2012年12月的价格与2009年12月比较,上升17%至49%不等。不排除因季节性的供应不足与抢购潮,推高零售价格。
雀巢公关也指出修改条例是不必要的,主要奶粉商可以通过会员制度确保满足本地需求。香港的自由市场是很多人为之骄傲的,修改条例以限制出境人士可携带的奶粉数量很可能损害香港的国际声誉。
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麦瑞琼,也为零售商作辩护。麦瑞琼执掌的牛奶公司,正是香港第二大超市惠康和连锁药店万宁的母公司。麦瑞琼指出,香港奶粉商存货量充足,足够1至1.5个月使用;香港本地母亲可以透过奶粉商设立的“妈妈会”下定单。至于香港政府的限制,她也认为有损本港作为购物天堂和自由市场的形象。她预计新例实施后,香港的奶粉需求会下跌30%。
对于修例影响香港自由市场的说法,特区政府官员不表认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便说,不排除用严厉手法处理。也有香港立法会议员认为,内地的奶粉制造商没有做好奶粉的质检工作,使得不少人涌港购买奶粉,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他觉得有人责怪特区政府立法,是有点不公道。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谈到消费者对国内奶粉缺乏信心时,几欲落泪,表示“从广大畜牧工作者、乳业企业到国家政府部门,都有责任”。呼吁中国降低关税,以降低国内进口奶粉价格的声音也从未停止,但至今未获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