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为9亿 首现下降

2013-02-23 08:43:11   来源:新京报   点击: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5万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7019元,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1986元,增长15.0%。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9.3%,城镇为36.2%。
      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

      农民工总量达2.62亿人
      从房价看,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上涨的城市,年末高达54个。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

      ■ 解读
      三产占GDP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
      昨日发布的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去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对于经济形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认为总体平稳。
      谢鸿光认为,2012年GDP增速相比2011年虽继续有所回落,但仍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上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预测数据,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为3.2%。
      2012年,世界金融危机进入到第五个年头,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依旧脆弱,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存在。国际上,欧债危机仍然没有找到稳定解决的有效办法,欧元区大部分国家增长动力疲弱;美国经济虽有所好转,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均好于预期,但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继续复苏的动力仍显不足;日本经济尽管存在震后重建的推动和2011年负增长基数较低的双重作用,但经济实际增长仅1.9%,经济发展前景乐观的理由不足;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成长显著低于预期,相比2011年的相对快速增长,2012年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普遍减弱。在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的总格局,实属不易。
      谢鸿光表示,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结构看,2012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8%,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资本形成高1.4个百分点,内需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产业结构看,2012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0.1%,基本与2011年持平;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5.3%,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

上一篇:美联储恐提前结束大规模印钞 全球股市应声大跌
下一篇:房姐财富江湖揭秘:借煤矿改制财产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