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GDP总量超全国5.7万亿 专家称企业政府作假

2013-02-05 10:59:47   来源:新京报   点击:

      跨区域经济活动导致数据重复统计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在区域内交叉发生,加上统计上的精确度不够,从而出现一个经济活动,两个省份重复统计的情况。

      此前,湖北统计部门有关人士曾解释说,各省GDP总量大于国家总量的状况,是由于重复统计造成的,很难避免。“以三峡集团为例,它的总部在北京,因此北京会报送其产值。但所在地在湖北,湖北也会统计其产值。这就造成了重复统计。”

      企业与政府作假导致数据“注水”

      刘元春认为,5万亿的多出数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数据注水,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企业上报数据时,由于我国企业统计数据与税收挂钩,而我国税收征管体系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部分企业为了偷税漏税,会数据作假,出现所谓的企业两本账的问题。

      其二,政府部门为了完成节能降耗和GDP考核两类指标,也会数据作假。当前从县到地市,到省,都存在对数据进行“修缮”的问题。为了让数据更加好看,在核算数据时,往往会给数据注水。而在当前的体制下,统计部门也成了地方政府的工具,为此公布的数据未必就是真实的数据。

      数据获取能力有限

      刘元春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对经济活动的监控不够,数据获取能力有限。

      比如在消费类、服务类的数据信息获取上,与真实情况存在着巨大偏差。比如,部分年份官方公布的房价数据,涨幅往往只有几个百分点,而公众感受到的数据却至少有几十个百分点。这未必是官方作假,而是数据来源确实有问题。

上一篇:国税总局:个人所缴大病医疗保险金须纳个税
下一篇:日本主要车企1月份在华销量同比增长均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