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行集体质疑中国外贸数据造假

2013-01-17 08:40:10   来源:北京晨报   点击:

      关键词2
      粮食危机
      去年粮食进口激增294.5%
      “中国粮食威胁论缺乏依据”
      中国激增的粮食进口将引发世界的粮食危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称,中国粮食威胁论缺乏依据。在昨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他透露去年前十一个月,进口增速较大的小麦、玉米和大米,配额使用不足50%。关税配额量是根据安全性和国际市场影响因素确定的,因此整体进口规模在合理范围内。
      根据海关的统计,2012年1-11月份,中国粮食包括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作物的品种进口数量合计是1077.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了294.5%。
      沈丹阳称,三种产品进口较快的原因是,第一,国内外市场价差增大,企业进口意愿增强,比如进口小麦每吨均价下降了9.4%,玉米每吨价格同比下降了3.2%,大米进口均价同比下降了26.5%;第二,企业增长饲料用粮的库存;第三,2011年同期,这三类产品进口的基数相对较低。因此,总体上是企业经营和市场需求的正常反映。
      关键词3
      欧盟钢铁“双反”
      欧盟拟对华征收最高50%的反补贴税
      “强烈要求欧盟撤销不合理裁决”
      欧盟委员会已认定中国向本国钢铁企业提供补贴,建议欧盟对华征收最高达50%的反补贴税。商务部昨天回应说,中方已向欧方提出了书面抗辩意见,并强烈要求欧方撤销不合理的裁决意见,终止该案调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昨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中国企业和政府充分积极配合欧委会调查,提供了大量详尽的应诉抗辩材料,欧委会仍不顾事实和证据,裁定中国企业高额的倾销和补贴幅度。“这种基于不合理调查所做出的裁决,将严重损害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沈丹阳指出。
      这并非欧盟首次对中国涂层钢“发难”。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国清介绍,随着中国彩涂板出口第二大国欧盟在2011年12月21日的反倾销和2012年2月22日的反补贴调查,中国彩涂板出口量从80.82万吨下降到54.69万吨,降幅达32.33%。“欧盟越来越密集的双反调查,将使我国原本过剩的彩涂板市场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王国清表示。
      财经晨谭
      每个中国人都是宁潘之争局中人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与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微博)近日在一场论坛上关于“共和国长子”应该享受什么待遇的争论成为网上流行的段子。潘石屹声称,如今的民营企业老总不好当,在国进民退的洪流中,民企处处被央企老大哥们挤对,如果能换个身份,他十分愿意去当央企老总。面对攻击,身为央企老总的宁高宁坐地反击,“如果真要换,没人愿意跟我换”。
      潘石屹说愿意换位,主要是从一个竞争者的角度上看待央企老总的地位,也许在他眼里,任何人坐在央企老总这个位子上,既不用担心政策突变,也不用担心资金短缺,都可以过得悠哉悠哉;而宁高宁眼中的民营企业家,不仅坐拥数亿身家,还可以无拘无束地生活,而国企老总不仅只是一个拿工资的经理人,还处处受到限制,哪有民营企业家活得爽?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前者声称市场竞争不公,后者抱怨国企管理严格,大家都各执一词,谁都觉得自己委屈,谁都觉得自己吃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到底是市场竞争不公造成的,还是管理体制不同造成的?在笔者看来,这都是国有企业产权不清、国企老总信托责任不明造成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近日刊文指出,很多时候,央企高管高薪“金饭碗”,被当成安排中央及省市年龄偏大、提拔无望官员的肥缺,成了攒养老钱、享清福的待遇;另外,一些央企高管享有行政级别认定,由于没有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高管任命缺乏竞争机制,带来很多经济和社会问题。
      国与民,在公有制的国家里,本来应该是一对利益共同体,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也应该是一衣带水、唇亡齿寒的关系。而如今,国企与民企却已分化成两个对立的利益阶层,大家相互指责,相互博弈。表面上看,潘、宁二人的争论只是一个“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的分歧,但背后却是整个制度如何权衡“做大蛋糕”与“切好蛋糕”的收入分配问题,不只是中粮与SOHO,事实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潘、宁之争的局中人。

上一篇:银行理财产品多重问题亟须规范监管
下一篇:成品油产能过剩0.29亿吨 3巨头价格战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