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瓜子被指装袋前喷香精 员工在生产线打喷嚏
小中大2012-12-24 18:05:06 来源:城市信报 点击:
煮完瓜子的水不是一次性换掉
煮瓜子的车间是个比较神秘的地方,也是门禁最严的地方。记者发现,这里有两个瓜子生产车间,都有门禁,员工进入车间需要打卡,生产车间员工的工作服也和别的车间员工的不一样。墙壁上贴着相关规定:“与本车间生产无关的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域”。记者几次进入生产车间,都因为穿着不同的工作服被工人问“你是干什么的?来找谁?”这样的问题。
12月8日,记者第一次走进瓜子生产车间,进门右拐有铁制的台阶,车间里有水蒸气,台阶有些生锈。顺着台阶走上去,就是瓜子的煮制区,这里被分成两个部分,一边是清真瓜子煮制区,另一边是香瓜子煮制区。记者走进清真瓜子煮制区,这里只有一位工人。四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形铁罐上面盖着盖子,不断有水蒸气从里面冒出来。工人告诉记者,车间内的机械化水平已经很先进了,“将葵花子放在罐内煮,时间到了后经过冷却等几个环节就可以直接装到袋子里了。”
12月12日,记者来到香瓜子煮制区,五六位工人在那里忙碌着。两个人用小车将葵花子拉到车间门口,两位大姐将地上的黑色积水扫到一边。
“我想来这个车间来上班。”记者对大姐说。大姐有些惊讶:“这儿的活又脏又累,你们年轻人干不来的 。”
记者看到有两位操作工人每人搬了一袋葵花子来到大罐子前 ,将葵花子倒在里面,一共往里倒了十几袋,后来铁罐中还溅出了黑色的水。“一袋葵花子90斤,一罐能装 0.7吨。”一位工人告诉记者。
记者只看到工人往罐子装瓜子,却没有看到工人换水。
一罐要煮0.7吨的葵花子,煮过后不会影响水质吗?记者询问工人,一位工人告诉记者,煮葵花子的各种配料都在罐子内,煮一罐就倒一次水很浪费。“罐子里面都有管道,水在里面是流动的 。煮完一次后会排出一部分水,然后放进一部分清水,这样既能节约水 ,还能保证配料的浓度不会太低,等到浓度低到规定的标准时,再重新加料。”
给瓜子喷香精,香精生产日期有猫腻
12月13日,记者申请调到生产车间,负责将生产出来的香瓜子用尼龙袋装好,并放到仓储区。生产设备有两个出口,可以将尼龙袋放在在出口,打开挡板之后瓜子就会装进袋子里,每袋装大概装18.4千克,前后不能相差太多。然后将装好的瓜子摆在身后,堆了 30袋后拉到仓储区。这样的工作,需要技巧也十分耗费体力。瓜子装得差不多时,要将挡板放下,然后将袋子搬到秤上称重,同时要拿一个新袋子,另一个人将瓜子放到身后。挡板放下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设备中瓜子积得太多,会从通风口冒出来。一开始记者完全跟不上节奏,只能负责搬运瓜子,然后拿一些空袋子过来。装瓜子的尼龙袋的里面还套着一个塑料袋,记者看到大部分都有些破旧了 ,原本白色的塑料袋有些发黄。
当天下午,记者开始负责装瓜子。同组的大姐叮嘱记者,地上有瓜子要赶紧扫干净,“如果让主任查车间的时候看到了,会挨骂的。”刚开始可能有些紧张,记者多少有些手忙脚乱。会不小心将瓜子掉到地上,同组的大姐便拿着扫帚,每隔一会就将地上瓜子扫一遍,然后收集到一个盒子里。“这些瓜子掉到地上可能弄上头发,一会送到前面去。”记者看到前面有个设备,上面写着“清选线”。掉到地上的瓜子送到该设备前 ,风会把脏东西吹走,之后这些瓜子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了。
给瓜子装袋前,记者闻到了一股特别的味道,香得有些呛人。记者看到有个小型喷枪不断喷出来白色的雾。同组的同事叮嘱记者,这是香精,“这个喷头你得一直盯着,如果不喷了,就得到那边换一桶香精。”记者这才注意到,机器旁放了三个乳白色的小桶,旁边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香精放置处”。记者看到香精桶上本来有标签,现在上面又贴了一个白色的标签,写了名称,生产批号,以及保质期等。记者将这张白色标签撕了下来,看了原厂贴的标签,是由上海一家香料公司生产的 。让记者奇怪的是,原厂贴的标签上注明生产日期是 2012年7月,但是新贴的标签上却注明2012年11月,相差了整整四个月。“为什么要重新贴上标签?而且生产日期差了四个月?”记者问同事,他们笑着摇摇头说“不知道”。
上一篇:修炼内功,重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
下一篇:中央军委“禁酒令”让茅台一天蒸发12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