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套餐送到百姓家 百姓幸福感打造政府满意度
2014-01-09 11:28:20 来源:枣庄日报
-
时值寒冬,但在峄城区城乡处处呈现出温暖幸福的画面:困难群众搬进整洁舒适的保障性住房,孩子们在高标准建设的学校里读书求知,百姓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先有百姓幸福感,才有政府满意度。一直以来,峄城区将幸福民生放在首位,连续5年把涵盖全区城乡教育、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8件实事”作为总抓手,倾心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幸福峄城”每年都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
困难救助: 为幸福民生托底
为圆困难家庭“住房梦”,峄城区累计投资1.14亿元,实施保障性住房项目5个,建设保障性住房979套、5.89万多平方米,已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40.7万元。
该区还不断提高低保标准,扩大低保面。目前,农村低保标准由去年的每人每年2000元提高到2200元,城镇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20元提高到360元,人均补差位于全市前列。去年,全区新增城乡低保1211人,达到24402人,全年发放低保金5200余万元。
开展系列救助,托起幸福民生。去年2月份,新一轮“走百村访万户活动”拉开序幕,全区民政系统102名干部分成四组,深入342个行政村,对3.2万户家庭进行重点走访,排查出新增困难家庭1067户。围绕贫困家庭的助孤、助残、助医、助困、助学等六类救助均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其中,“丰源助学”等助学活动发放助学金110余万元,救助贫困大中小学生1028名;“福兴情·暖万家”投入资金50万元,救助群众1000名;“大病救助”活动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救助大病患者1039名;“冬日暖阳·三个一百”活动投入资金130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300名。
教育均衡: 让孩子同享优质教育
重视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孩子学前教育,补齐教育的“短板”,是峄城区领导多年的心愿。
2013年,峄城区累计投入资金230余万元,对辖区内农村幼儿园进行绿化美化,添置、完善幼儿园设施设备;新建幼儿园3所,改扩建、改造幼儿园9所。5所幼儿园申报省级示范幼儿园,21所幼儿园申报市级类别幼儿园,全区20所幼儿园、53个班完成了幼儿园设施设备配备任务,坛山、吴林、底阁、古邵4个镇街提前一年完成了市下达的配备任务。投资近300万元,为未用上空调取暖的学校新购空调1000余台,目前,全区学校取暖基本解决。
医疗服务: 让百姓生活更安康
给65岁以上的老人定期做健康体检是峄城区10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一项,而这些项目全由政府买单。峄城区每年都向镇、村两级划拨专项资金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受益群众达38万多人。
据了解,峄城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已达到人均25元,免费向全区各类人群提供服务。目前,全区已免费为0至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和重症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完成健康体检76994人次;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1.6万份,建档率80.4%。同时,全面推行乡村医生签约式服务,免费提供24小时电话咨询、免费上门对签约家庭提供一次健康状况评估,逐步实现“户户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目前,全区已有8.2万户农民享受签约服务,签约率达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