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枣庄市委书记陈伟--瞄准五个城市定位 加速枣庄经济隆起

2013-09-17 18:22:21   来源:齐鲁网   
      9月14日,参加“一圈一带”大型采访活动的一组记者来到枣庄市采访,中共枣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伟接受了记者采访。


      定位是目标 发展途径就是“桥”和“船”

      “在总体定位上,《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将枣庄市定位为“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这个总体定位是对我们的肯定和鞭策”,陈伟书记介绍说,在枣庄还有具体定位,比如瞄准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中华运河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国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鲁南“门户城市”五个定位。

      陈伟书记表示,这些具体定位赋予“两大高地”实质性内容和阶段性目标,也是我们在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中的特色和优势。“加速枣庄经济隆起,在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中有所作为,实现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找到发展的桥和船”。

      对枣庄而言,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转型战略,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服务业发展、工业转型“三大战役”。具体工作中,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

      谈质量和效益:抓好大项目、好项目

      陈伟书记说,要坚持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要抓好大项目和特色项目,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枣庄作为欠发达地区,只有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才能解决就业、民生等问题,才能缩小与先进市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加大“转调创”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国新型煤化工、精密机床、锂电新能源、新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按照亩均税收高、亩均就业多、研发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四个标准,新上一批有引领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

      谈改革:破解难题 促进经济文化融合

      “台儿庄古城的开发就是一个丢弃金砖、换来金山和金饭碗的项目”。对于经济文化融合来说,就是发挥文化发展的成果与经济进行融合。

      陈伟书记说,坚持改革这一动力,破解转型发展难题。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难题。枣庄城市转型已步入“深水区”,每一个难题都要靠改革去破解,发展的内生动力也要靠改革去激发。

      谈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棚改任务中,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在西部隆起带规划中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伟书记介绍,要坚持这一引领,走“四化”同步发展之路。枣庄是传统农业市,也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还是西部经济隆起带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市。在“人”的城镇化方面,既有压力,更有条件。我们将抓住中心城区、区(市)驻地、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面,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户籍制度“两大改革”,强化产业和基础设施“两大支撑”,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谈生态文明:做好“减法”和“加法”

      陈伟书记告诉记者,坚持生态文明这一理念,把环境改善贯穿始终。城市转型不仅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生态账。一方面做好“减法”,以铁的手腕淘汰落后产能,到2015年坚决关闭30万吨以下煤矿、10万吨以下石膏矿;一方面做好“加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争创国家森林城市,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努力建设“美丽枣庄”。

上一篇:枣庄市长张术平--打造西部经济隆起带转型升级高地
下一篇:“天下第一难”不再难——山东枣庄棚户区改造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