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座谈交流会在枣庄市召开

2013-09-06 14:53:54   来源:枣庄日报   
      9月4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座谈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主任张红宇出席并讲话,枣庄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致辞并代表枣庄改革试验区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贺军伟,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副主任赵长保,省农业厅副厅长庄文忠,市委副书记梁宪廷,市委常委、副市长秦元祥出席会议。

      会上,黑龙江省克山县,安徽省宿州市,广东省云浮市,西藏自治区曲水县,宁夏自治区平罗市分别就各自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情况作了交流发言。

      张术平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枣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代表枣庄改革试验区作了题为“坚持三位一体,抓好四个延伸,纵深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典型经验介绍。他说,去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被国家批准为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机遇,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一主题,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各项农村改革试验任务,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一是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我市从2008年开始,探索推行以一证、一所、一社“三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遵循土地所有权、农民承包权、农地性质“三不变”,保障持证农民对土地的转让权、收益权、抵押权。通过改革,赋予农村土地使用权财产化权能,并允许其抵押贷款融资,有效解决了土地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制约。同时,我们把土地合作社数量、规模经营土地面积、农地抵押贷款数额“三个指标”,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重点抓了“四个延伸”,即产权抵押范围由基本农田向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林权、水权及其他方式承包地延伸;规模经营主体由土地合作社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延伸;产业发展由单一种养生产向深加工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三农”资本注入由土地抵押融资向吸纳社会资本延伸,不断拓展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二是纵深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改革。我市按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要求,纵深推进各项配套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试点,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积极推进以新型城镇化为重点的统筹城乡发展和其他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成果。三是全力保障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市各级高度重视,专题研究改革各项工作,严格落实责任目标,不断完善改革试验方案,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顺利推进。涉及农村改革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改革,盘活了土地资本,为发展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促进了规模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了基础;激活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推动了农村人口有序转移,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动力。

      张术平强调,这次会议在枣庄召开,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将认真查找不足,借鉴先进经验,大胆探索实践,纵深推进各项改革试点,为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张红宇指出,枣庄等六个农村改革试验区进行的农业农村改革工作,各具特色,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枣庄在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坚持“三位一体”,抓好“四个延伸”,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和总结。

      张红宇强调,下一步,各个试验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和部署,进一步做好农村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要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土地确权颁证登记、家庭农场、土地使用权抵押等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要在坚持改革主题的基础上,在农村金融保险、培育新经营主体、职业化农民评定等方面进行开拓创新。要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有所作为,探索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各试验区要巩固已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工作水平,推动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会前,与会人员还到山亭区城头镇农生家庭农场、桑村镇民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及土地使用产权交易所、山城街道东山亭社区股份合作社进行了参观考察。

上一篇:枣庄倾力打造西部经济隆起带转型升级高地
下一篇:今秋枣庄白酒市场很淡定 逢节必涨“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