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公安局“特事特办” 百岁老人重上户口
2013-08-01 13:55:07 来源:大众网枣庄
-
30年了,户口终于办下来了
“没想到这么快就把这两位老人的户口给落实下来了,还麻烦我们市局的户政领导亲自给送过来,真是太感谢。”永安乡社会福利院的刘院长激动的说,这下好了,两位老人可以享受到国家的福利待遇了。
据了解,永安乡福利院的王福才、李云诚两位老人的户口因为种种的原因被遗失了,因为觉得用不着就没有办理,但是现在,因为两位老人没有户口而无法享受到国家的一些福利待遇,这也使得福利院的院长万分着急。
“现在国家的新农合、高龄老人的补贴等一系列国家的福利待遇这两位老人都享受不到,就是因为没有户口,我们向市局的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市局户政处的领导也来福利院做了调查核实,半个月的时间就把老人的户口办下来了”福利院的院长说。
记者看到,当枣庄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处的领导把户口簿以及500元的慰问金交到两位老人的手中时,老人的心情非常激动,由于两位老人有一位是聋哑人,另一位身体也不是很好,两位老人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连连向工作人员竖大拇指。
等了15年 终于有了户口
家住山亭区城头镇罗庄村15岁的余亚芳,自出生时就一直没有户口,这让暑假过后上初三的她和她的外公外婆很是着急,因为中考的时候要用到身份证,我们枣庄市户政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了解这一事情之后,就为她开辟了“特事特办”的通道,优先为她办理了落户。
据了解,余亚芳的爸爸妈妈都是少数民族,爸爸是蒙古族,妈妈是白族,而且,她也不是在山亭区出生的,也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她的户口一直都没有办理。
“小芳出生在贵州,她两岁半的时候我才把他接到我这里和我一起生活,所以,户口一直都比较难办理,而且,她爸妈都是少数民族,我们也不清楚她到底落实哪一个民族。”余亚芳的姥爷告诉记者,去年的时候他们才想起来为小亚芳办理户口,但是手续比较复杂,“村里的领导把我们家的情况汇报给了上级,他们就优先给我的外孙女办理了户口,真是太感谢他们了。”余亚芳的姥爷说,现在心里的这块大石头总算放下来了。
记者了解到,爸爸妈妈在贵州打工,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小亚芳却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记者在亚芳住的房间里看到,整整一面墙都贴满了亚芳的奖状,她的姥姥姥爷也以她为荣。
“我会好好学习,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也要好好报答这些帮助我的叔叔阿姨。”亚芳说。
记者看到,枣庄市公安局的户籍管理处的工作人员除了给小亚芳送来她的户口簿,还给她送去1000元的慰问金和一身衣服,希望她能够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回报社会。
百岁老人终于落户了
在王福才、李云诚以及余亚芳的户口簿“认亲”之后,记者又跟随枣庄市户政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来到了薛城区周营镇一名百岁老人的家中,将老人的户口簿、身份证亲自交到了老人的手中。
据周营镇派出所的户籍民警闫新介绍,老人出生于1914年,膝下只有3个女儿,老人就轮流着跟三个女儿生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老人的户口簿也被丢失了,他们在了解这一情况之后,向市局进行了汇报,帮助老人解决了这一难题。
“我们也是在走访的时候才得知这件事情的,我们所的领导也是非常重视的,就汇报给了市局,市局派人来调查核实完这一情况之后,就优先为老人办理了户口,现在,国家的各种福利待遇老人也都享受的到了。”闫新说。
记者看到,老人领到户口簿和身份证的时候很开心,一直拉着我们民警的手与他们交谈,感谢他们帮助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据介绍,枣庄市户政管理处为了服务群众,开展服务窗口前移的工作,主动深入基层,走访调查,为那些行动不便以及有特殊情况的居民提供快速办理通道,对他们进行特事特办,优先为他们办理落户。
枣庄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处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也让群众了解户政的工作,于2013年年初开通了户政热线电话0632-3656285,及时为市民解答有关户政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