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举行国家药典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签字仪式
2013-07-19 16:57:19 来源:台儿庄区药监局
-
7月19日,国家药典委与枣庄市政府药典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签字仪式在台儿庄古城兰祺会堂举行。国家药典委秘书长张伟,党委书记、副秘书长刘沛,副秘书长王平,发行部主任任重远,省政府副秘书长、食安办主任、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马越男,副局长桂敦山,办公室主任隋晓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伟,市委常委、秘书长孙欣亮,副市长赵联冠出席。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负责同志及各区(市)工作人员参加了签字仪式。仪式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伟主持,市政府副市长赵联冠和国家药典委秘书长张伟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协议。
赵联冠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市政府对出席签字仪式各位领导及嘉宾表示感谢。他指出,历史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地血脉,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积淀,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文化纽带,也是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无声课堂,建立国家药典历史博物馆,对药典文化进行充分挖掘、保护和推广,是对历史负责,对华夏儿女负责的一件大好事,也是提升我国药典影响力的有效载体。在台儿庄古城建设国家药典历史博物馆,设立海峡两岸药典文化交流基地对于丰富完善古城博物馆建设,提升古城文化,促进枣庄与海内外交流合作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典委员会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给予很大支持,这次确定在台儿庄古城建立国家药典历史博物馆,更是体现了对枣庄的信任和厚爱,我们将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精心策划,创新工作,努力将其建成一流博物馆,同时也恳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典委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理念、规划和建设中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使合作共建结出硕果。
马越男在讲话中首先代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出席签字仪式各位领导及嘉宾表示祝贺。她指出,山东市食品药品大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维护食品药品安全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紧紧围绕“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这一中心目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管理理念,强化监管措施,监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她强调,药典文化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博物馆是留存历史,传承文脉的有效方式,也是弘扬历史文化,加快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家药典委与枣庄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谋划在前,确定在台儿庄古城建设国家药典历史博物馆,设立海峡两岸药典文化交流基地,为挖掘药典文化的丰富历史资源,打造弘扬药典文化的聚焦点,让药典文化这个璀璨的明珠绽放光芒,提供一个广阔地展示空间。博物馆和基地建设对更高地挖掘和展示药典历史,促进两岸和国际交流必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充分展示山东医药历史文化,促进我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省局将密切配合枣庄市委、市政府,积极协调省内各相关部门、单位、企业,全力支持项目的建设实施。
张伟在仪式上首先代表国家药典委对出席签字仪式各位领导、同仁及嘉宾表示感谢。他指出,在台儿庄古城建设国家药典历史博物馆,设立海峡两岸药典文化交流基地,是国家药典委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5月份,国家药典委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来到枣庄,在与陈伟书记会见时,陈书记提议在古城建立国家药典历史博物馆,陈书记的建议与药典委整理收集药典史材,整理药品历史文化,扩大药典社会影响力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强调,台儿庄古城是一座博物馆之城,拥有众多的博物馆和展示馆,对于展示我国药品标准悠久历史,弘扬祖国传统医药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台儿庄古城也是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优越的环境条件;国家药典委是编制中国药典的法定专业机构,在中国药典标准发展研究及两岸药品标准沟通交流方面具有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台儿庄古城建立国家药典历史博物馆,设立海峡两岸药典文化交流基地对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挖掘整理、保护和继承中国药典及药品标准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传统药典文化,宣传普及药品知识,推动海峡两岸药典文化交流、合作发展,扩大提升药典国际地位和社会影响力都具有深远地影响力。我们相信,在枣庄市和国家药典委共同努力下,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委员会各位领导、专家及关心爱护药典标准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和帮助下,双方的合作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国家药典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一定会成为国家药典委、枣庄市乃至山东省一张亮丽的名片,为我国药品交流事业发展,为枣庄市、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