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袁志球把美好青春献给农村基层卫生事业

2013-04-26 09:23:10   来源:枣庄日报   
       见到袁志球时,他正背着药箱、手拿患者档案夹出诊回来。他出诊的那位老年人碰伤了腿,卧床不起,袁志球就经常上门治疗,并教他做康复训练。一回到卫生室,又被老病号们围上,他又一一给他们检查治疗。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整整17年如一日,袁志球热情服务,视病人如亲人。

      袁志球,薛城区常庄镇前洛房村卫生所所长,一位平凡的乡村医生,立足农村,扎根基层,在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青春。用贴心的服务,精湛的医术救治病人。先后被授予薛城区“基层卫生先进工作者”、薛城区“十佳乡村医生”等荣誉称号。其所在的村卫生室曾连续三年荣获“先进集体”的称号。

      立志从医 服务乡邻
      袁志球祖辈从医,自幼受到祖父、父亲影响,对医学有着浓厚兴趣。1992年,他从微山卫校毕业后参加了工作。随后他取得了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证书,成为一名正规的乡村医生。17年来,他始终埋头苦干,立足本职工作,一心一意为病人服务。他白天给村民看病,晚上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努力掌握并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向老医生虚心请教,力求精益求精。通过努力学习,对辖区内的常见病,多发病他都能够正确诊断,精确治疗。
      对村中的那些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精神病患者,袁志球不仅生活上给予指导,还协助他们编好食谱,调剂营养,做好病人家属的培训,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使很多人在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得到康复。
      新农合报销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不懂电脑的袁志球通过自学,掌握了微机联网报销。在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等方面,她积极协助医院完成各项任务,热情服务,做了大量工作,受到群众的信赖和支持,被当地人民群众誉为“最贴心的乡村医生”。

      关键时刻 舍小家顾大家
      2003年上半年,“非典”肆虐,袁志球的村子和微山搭界,出入人员较多,正在他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母亲也在这时病故,一方面村卫生室预防非典工作繁忙,定期对外来务工返乡人员测量体温,还要做好详细记录,另外还要做好预防宣传和防控工作,为了“非典”的预防和全村村民的身心健康,他全身心投入。家里人都要求他留在家中,能送母亲最后一程,然而他极力劝说其家人:“非典疫情很严重,我身为本村医务工作者,理应站在防控工作的最前线,我不能因为自家的事,而忽略了全村人民的身体健康。”随后他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无私奉献 情系百姓
      2010年村卫生室搬到村大队部,内部设施一无所有,为更好地服务群众,不顾家人反对,个人从银行贷款2万元,采购了一整套取暖设施,又添置了冰箱用来存放需要冷藏的药物。经过他的努力,卫生室的药房、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电脑及卫生设备一应俱全,极大改善了就医环境。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现在的村卫生室,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六室分开,制度齐全,各种登记资料完善,成为全镇的标杆卫生室。
      周边的6个邻近村也经常到他的卫生室里看病拿药,他为村民看病也经常需要出诊。袁大爷已近70高龄,是长期病号,有时疼痛难忍,就叫袁志球,他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随喊随到。袁大爷常说:“袁大夫来了,我的病就好了!”有一天凌晨的一点多钟天降暴雨,袁志球接到袁大爷家来的电话,说袁大爷发高烧,浑身抽搐,他二话没说,放下电话穿上衣服,背上药箱,冒雨来到袁大爷家为他诊治。村中小田一家生活十分困难,袁志球知道后总是无偿地给他家送医送药。像这样的事,他做得很多很多。
      十七年如一日他坚守在家乡这片热土,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基层卫生事业。为了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他让女儿也学医,将来回村当他的助手。他说:“这里的土地养育了我,我治病救人回报我的乡亲们,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如今,他仍在穿梭忙碌中,为确保乡亲们的身心健康,用爱心传递着真情,用关爱奉献着青春。

上一篇:枣庄市动漫产业创始人洪方坤
下一篇:“西部歌王”之子王海成枣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