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枣庄老教师孙思海情系孙家大院

2013-04-02 09:49:11   来源:枣庄晚报   
      日前,位于薛城区陶庄镇西仓村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家大院,正在加紧修缮之中。这座有着三百年历史的具有典型北方民居风格的大宅院能保存到今天,并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可以说和一位老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就是孙思海。
      3月底的一天,当记者来到孙家大院时,孙思海老人正在修缮现场进行巡视。这位72岁的退休老教师告诉记者,他从小在孙家大院长大,对它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并有着深厚的感情。孙家大院主要是他的先人孙鉴(生于清乾隆11年,卒于嘉庆13年)所建,孙鉴曾被朝廷敕赠儒林郎、布政司理问,在孔府为官多年,他聘用曲阜的工匠,仿照孔府建筑的格局建造了孙家大院。大院占地100余亩,分为前院、后院、府门、楼院、秀才楼等,院中的楼、房、厅、院布局合理,井字形大街贯通各内院。后来随着孙氏族人的不断增多,孙家大院的规模逐渐扩大,至乾隆末年,又修起了四面院墙,开有东、西、南三门,四角建炮楼守护,院中共有房屋400多间,在鲁南一带首屈一指。1864年,曾国藩在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后返回北京时路过西仓村,曾带兵在此休整,曾国藩在孙家大院住了20多天才离开。另外1948年淮海战役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的师生们也曾在孙家大院住过一段时间,从中走出了不少领导干部。
      孙思海老人退休前是枣庄十二中的老师,他说,1952年孙家大院被收归国有后开始用作办学之地,薛城中学、滕县二中、枣庄八中均创办于此。后来,薛城农业中学、枣庄十二中、西仓小学也曾相继在大院里办过学,许多老房子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拆除或改造的。前几年经过媒体的报道,孙家大院为世人关注,经常有人慕名前来参观。为了让大家了解孙家大院原来的面貌,住在大院里的孙思海除了作为文物保护员外,还成了一名义务讲解员。老人根据自己的印象和实地测绘,手绘了一张“孙家大院复原平面图”,只要有游客来,就主动拿出来给大家讲解。老人告诉记者,孙家大院除了建筑外,石、砖、木“三雕”琳琅满目,有巨制,有小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刻制精美,大都体现了清代“纤细繁密”的艺术风格。但精美的艺术品也引来不法分子的注意,前些年北门门框两边刻工精细,造型不常见的石狮子,被人在夜里偷走,实在是可惜。后来老人加强了警惕,没事的时候就到老房子处转转,来人了就问一句干啥的,唯恐大院里的老物件受损。
      孙思海老人说,孙家大院目前仅剩下了8处老屋及堂楼,共计38间。多年来仅存的老房子大都是岌岌可危、摇摇欲坠的危房,许多房子因年久失修而倒塌,草丛中青砖、拱瓦遍地,给人以衰败与荒凉之感。有些老房子经多次改造,已失去了原来的模样,唯东西两处客屋飞檐翘脊,雕梁画栋,还保留着昔日的古朴典雅。老房子的现状一直令孙思海老人感到惋惜与无奈,他除了积极保护院中的一切物件外,还经常利用游客前来参观的机会,呼吁社会的关注,希望政府能对这处老建筑群进行必要的修缮。现在愿望终于实现,孙家大院部分老房子通过修缮将能恢复原来的模样,实在是令他兴奋不已。他说,作为一名孙氏后人,看到老祖宗留下来的建筑瑰宝得以保护修缮,他感觉这些年来做出的努力没有白费,今后他会继续为孙家大院的保护和宣传奉献余热。

上一篇:枣庄亚洲少儿模特大赛选拔赛 火热进行中
下一篇:滕州市政协努力实现六个更加有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