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名城 建设幸福新枣庄
2013-03-23 09:37:43 来源:鲁南在线
-
去年以来,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物)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幸福新枣庄、打造文化名城的部署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开展专业艺术创作,优先发展文化事业,使文化成为了我市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新支撑。
签订目标责任书 全力备战十艺节
2012年9月,我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非遗博览会,开展了“手艺山东”、“中华美食”、“戏曲荟萃”主题月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
为了扎实推进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筹备工作,市政府与各区(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完善新城会展中心配套设施,通过了省督导组检查。完成了我市重点参演剧目《六字碑》的创作排演,入选全省首轮30部优秀剧目范围。参加了“喜迎十艺节,备战群星奖”全省社会文化新创文艺作品调演,《闯》、《运河绣娘》进入全国舞蹈类决赛,《水乡恋歌》进入山东省筹备“群星奖”小品曲艺类决赛。开展了“喜迎十艺节全民共欢乐”冬春系列文化活动,为“十艺节”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高专业艺术创作水平
为了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套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我市开展了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自测达到一级站标准的17处、二级站标准的18处、三级站标准的20处。同时,加强文化队伍培训工作,举办了2012年乡镇综合文化站长培训、市级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等工作,开展了群星舞台、公益讲座和市民大讲堂等活动。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基本完成,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达12家。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市三级财政共投入资金4380万元,累计建成农家书屋1914个,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建了4处县级城市数字影院。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6713场,圆满完成农村电影放映任务。积极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累计组织大中型文化活动500场以上。
在推动艺术繁荣工作中,我市积极开展艺术作品征集工作,共征集作品56部,极大调动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新创排文艺作品50余件(台),大型现代柳琴戏《洋庄园落地山沟沟》获山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山东省第二十四届电视艺术牡丹奖,柳琴说唱剧《近水楼台》获“中华颂·第四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优秀剧目奖。加大专业剧团文艺下乡演出调度,组织了“百戏闹春·春暖万家”新年春节演出季和“为农村(社区)免费送戏一万场”活动,演出近200场,为农村(社区)免费送戏448场次。
上一篇:枣庄一女士深夜骑车晕倒 好心人现场施救
下一篇:市气象部门面向“三农”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