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受关注 成代表委员热议话题
2013-01-11 09:44:50 来源:齐鲁晚报
-
民以食为天,能否吃得干净、放心、安全,这是考验政府执政能力、影响政府威信形象的“试金石”,近年来黄金大米、速生鸡、皮鞋胶囊等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让老百姓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忧心忡忡。今年两会上,食品药品安全引起了诸多代表委员的热议。
让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督
今年两会期间,市中区政府副区长、政协委员田静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从毒奶粉到毒餐盒,从地沟油到瘦肉精,从黄金大米到速生鸡,涉及到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因为监管体制不理顺,一旦出了问题,相互推诿,难以明确责任。”
田静列举了一个例子,以我们的早餐一根油条为例,“敲锣卖糖,各管一行”,至于原料是否合格,油条里的碱、明矾、食盐是否超标,到底用什么油炸的,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一旦食品出现问题,就存在“机构打架”、“管理打架”的问题,多个部门管不了一根油条。
“首先是监管力量比较薄弱,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在岗工作人员仅190名,与几千家待监管的餐饮、保健、化妆品等单位而言,基层监管力量明显不足。”田静说,应该由食安办牵头,多部门联动,成立网格化监管格局,将食品药品安全列入全市目标考核,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田静建议,应该开展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对诚信度高的企业应该重点扶持,同时通过媒体对重大案件和行为予以曝光,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根本原因在巨额利润上
人大代表、台儿庄区马兰屯镇贾口村党支部书记贺茂祥告诉记者,出现速成鸡、皮鞋制作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事件,根本原因在于巨额的利润上面,使得一些从业人员铤而走险,为了追求利润而做出此类违法行为。
贺茂祥说,此类行为还是需要政府加强管理,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就以速成鸡为例,如果从喂鸡的饲料上面抓起,饲料里不添加任何的激素,那么鸡也不会长那么快,肯定也不会出现速成鸡的事件。加强对销售方的管理,一般销售方和制造商、养殖户直接沟通,商品何时进货、每次进货的间隔时间是多久,都是一个固定的周期。“还是以速成鸡为例,鸡出栏的正常周期都是有固定时间的,加强对销售方的监管,使其在固定周期内进货,也有利于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贺茂祥说。
他认为,归根到底是在巨额利润上,利润的巨大诱惑使得有些人放弃了基本的经营原则,赚取黑心钱,对于此类事件,政府部门一定要从严处理。
老百姓要有基本辨别能力
个别不法分子贪图暴利,为了赚取黑心钱制造速成鸡、地沟油、皮鞋胶囊等对百姓身体有着巨大危害的食品药品,不顾人民的生活健康,相关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宣传力度,要从重打击,而且老百姓要学会基本的辨别能力。
现在很多不法分子生产销售对百姓身体有害的东西,报纸等媒体要加大相关事件的报道,争取加大对此类物品相关知识的介绍,让百姓能学到其中的知识,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以地沟油为例,有一定了解的人是可以分辨出来的,因此百姓要学会自我保护。
“现在有些老百姓一味的贪图便宜,我建议,百姓在购买物品时一定要分辨好,别贪图小便宜,要学会有分辨的购买。”人大代表王云说。
“良心油条哥” 每天用新油
去年5月份,有媒体报道保定小伙刘洪安在炸油条的时候,每天坚持用新油,不用一滴复炸油。为了让顾客监督,他还挂出“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大标语,并贴出验证方法,提供“验油勺”。刘洪安因此走红,被人称为“良心油条哥”。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不难理解。“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诚实守信原本就是商家安身立命之本,“良心油条哥”不过是守住了应该守住的道德底线,遵守了应该遵守的经营理念,赚了应该赚的良心钱。正如“油条哥”所说,“只是做了件让自己心安理得的事"。在这种背景下,“出污泥而不染”的“油条哥”,以其经营品质的“稀缺资源”,拨动了社会公众脆弱而又敏感的神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项良心工程,事关民众的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要是其他企业和商家都能像“油条哥”一样,摸着良心赚钱,在经营活动中不丧失起码的“道德血液”,民众必然不会在“还能吃什么”的惶恐与焦虑中,一再降低自己的道德沸点。正因为道德沸点已经降无可降,一些民众才会把“理应如此”的“良心油条”上升到道德标杆的高度,才会毫不吝啬地把无数赞誉之词赋予刘洪安。
横空出世的“良心油条哥”,固然给当下社会增添了一抹亮色,但却无法担负起拯救企业良知和社会道德的重任。在这个意义上,反思“良心油条哥”走红的现实隐喻,显然比狂热追捧走红的“油条哥”更加重要、紧迫和根本。
上一篇:天气寒冷 谨防“热得快”闯祸
下一篇:台儿庄从"新"开始 打造美丽江北滨水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