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枣庄市让冬季天蓝水清

2012-12-08 08:59:34   来源:枣庄日报   
       冬季到来,空气干燥,大风骤起,取暖的炉子和洗澡的锅炉重新点燃,建筑扬尘,焚烧落叶,河道枯水,这些都会造成污染。为了防止冬季污染,我市加大了污染防治力度,努力改善空气、水质环境质量。
      扬尘污染重监管
      为了深入实施城区扬尘污染综合整治,枣庄市切实加强对建筑施工、房屋拆迁、市政施工、交通运输等扬尘污染的监督管理。市中区针对城区扬尘污染,加强环保巡查和处罚力度,震慑环境违法行为。他们建立企业排污档案,规定凡被列入环境违法“黑名单”的企业,将给予新闻曝光、停产整改、加倍征收排污费、冻结环保专项治理资金、按照法律规定的处罚标准实施上限处罚、对企业各项环保证明手续限批一年等处罚。同时,加大排污企业的检查频率。他们还通过环保简报、环保风站等载体,将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向社会及市环保局、区委、区政府通报公开。通报制度实施以来,共通报环境违法企业32家,建设项目审批17个,行政处罚处理16件,对企业存在的环保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既增加了环境监察透明度,又增强了企业环保责任意识。
      工业废气少污染
      枣庄市为突出做好工业废气污染治理,要求按照完成脱硫工程建设。对于尚未完成脱硫治理任务的热电企业,要求其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充分利用国家补助落后产能淘汰的机遇,强化措施,确保关停淘汰全市所有立窑水泥企业。市中区强化重点大气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大对立窑水泥企业和焦电企业的监察力度,责令20多家重点大气排污企业对治污设施进行了更换。目前,除2家企业停产外,其余立窑水泥企业全部更换了大布袋除尘器,2家二氧化硫排放企业也安装了脱硫设施,确保粉尘和二氧化硫能够稳定达标排放。
      “土小”企业禁复燃
      枣庄市加强对燃煤火电、水泥、焦化等企业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设施运行、在线监测设施运行等记录台账,加大对砖瓦窑、石灰窑的治理,彻底清理取缔土炼焦、土炼油、土硫磺、小化工等“土小”企业。滕州市成立专项执法工作组,制定实施方案,对违法“土小”企业依法下发限期整改通知,责令立即停止生产,期限内自行拆除生产设施;对逾期未拆除的,顽固生产的业户,采取联合执法强制取缔的专项执法活动, 针对城区烟尘污染比较突出的问题,市中区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多次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开展了“打击违法排污企业执法行动”和“烟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先后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检查污染单位120余家,关停取缔国家禁止建设的“十五小”、“新五小”、“新六小”生产场点60余处,查处违法建设项目6个,查处私自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1起。
      供暖小炉关停转
      在城区燃煤供暖锅炉的监管治理方面,我市加大对燃煤取暖锅炉的治理。各区(市)不断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率和覆盖范围,划定明确的高污染燃料禁烧区范围,并逐年扩大。严禁在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烧区”内使用原煤;禁止新上10吨以下锅炉,原有工业和采暖锅炉要逐步关停、拆除。对于集中供热范围内的1吨以下锅炉要坚决取缔,1吨能上能下锅炉要进行清洁能源履行和消烟除尘治理。
      峄城区大力开展冬季大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进行巡查,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所有下达限期治理任务的燃煤炉灶进行清查,未完成治理的坚决予以查封、没收或拆除。并深入开展污染源限期治理及污染源治理再提高工作,对废气治理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能耗大、污染大、效益差的企业及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坚决实行关、停、并、转、迁。进一步加大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宣传力度,向企业和个人宣传燃用高硫煤对环境的危害性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引起全社会对大气环境的关注。
      水源撑起“保护伞”
      进入冬季枯水期以来,我市境内河流水量逐渐减小,水体自净能力变差,容易造成水体污染。为确保群众用水安全,保证断面稳定达标,滕州环保局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滕州”目标,紧密结合滕州市环保工作实际,出台多项举措,整合科室力力度,不断加大对荆泉、羊庄两大水源地内土小企业的清理取缔力度,有效撑起了饮用水源“保护伞”。
      他们与卫生、防疫、水源地管理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渠道,及时掌握水源地水质变化的动态信息,协调有关部门对水质变化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山亭区采取多措措施,切实加强枯水季节水环境监管,防止主要河流水质受到污染。加强对工业企业环保设施的监管,确保废水稳定达标排放。联合监测站有针对性地加密监测,重点加大对国控、省控断面的监测,增加河流交界断面和饮用水源地的监测频次。加强对河流水质巡查,及时掌握枯水期主要河流流量、水质等变化趋势,建立环境污染事故预警机制,制定应急措施,确保对突发环境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上一篇:枣庄评论:网络与制度对接才能高效反腐
下一篇:枣庄市中旅游服务业发展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