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辣汤手艺人刘德义: 让敬老院的老人喝上辣汤

2012-10-24 10:07:42   来源:大众网枣庄   
       薛城区陶庄镇的刘德义是我市2012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刘德义烧辣汤的手艺被评为市级文化遗产。22日,刘德义拉着满满一车辣汤和油条,为当地的敬老院送去了爱心和温暖。
      22日上午10点,在陶庄镇文艺街刘德义的家,刘德义的媳妇杨大姐正在烧水,准备做辣汤的引子。他们刚卖完早点收摊回来,还没休息就开始准备给敬老院老人们的辣汤。天气渐渐冷了,陶庄镇的人们早晨吃完早点心满意足地去上班了,而勤劳的杨大姐每天都是夜里3点就起床准备卖早点的东西。虽然很辛苦,但他们忙得热火朝天,根本顾不上疲倦。看似普通的辣汤,做起来可不轻松。要烧出一锅好汤,光准备工作就很繁琐。
    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忙碌,一缸香气四溢的辣汤终于出锅了。眼看也到了午饭时间,顾不上休息,刘德义夫妇就骑着三轮车满载“浓浓爱心”出发了。
      来到敬老院,收拾桌椅,摆放碗筷,盛汤,放油条,食堂的工人们和刘德义夫妇好一阵忙活后,热腾腾的辣汤终于上桌了,老人们看着开心地笑了。辣汤的香味真是让人无法抵挡啊,大爷大妈们喝得津津有味。
    李大爷高兴地说:“好喝,真是好喝啊!这汤酸中带点辣,热乎乎的喝一碗到肚子里,浑身上下又顺畅又舒坦!感谢刘老板还想着我们这些老年人,刘老板真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刘德义辣汤制作小技巧

      首先要把一袋面放到温水里揉,就是所谓的“醒面”,这个“揉”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功夫的,不然面粉没有劲道,不好吃。其次是泡面筋,用开水把面筋泡好后,再换个大缸把面筋和面都下下去进行搅拌,俗称“打面”,要打十来分钟。据杨大姐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以勾芡来增加黏稠度,看着杨大姐不停地搅拌,熟练且有力度,在赞叹她专业的同时,也不免想到这也是个体力活呀。
      最后,等这缸汤烧开了,杨大姐就开始往里面放材料。如花生米、海带丝、胡椒粉和盐。杨大姐说:“老年人年龄大了,牙口不好,多放些碎花生米,方便他们吃,也增加汤的香味。”刘德义夫妇向我们介绍,胡辣汤的香醇并不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醋,它那丰富香浓的味道源于制作汤时所下的功夫和放的多种香料,所以看似简单,实则制作工艺却比较复杂。

上一篇:张延平:企业改革的带头人
下一篇:12位古代清官廉吏进“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