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司法故事:市中齐村包办婚姻让亲家变冤家

2012-09-13 16:43:18   来源:枣庄新闻   
      9月3日,枣庄市中区齐村镇凤凰岭村主任与调解主任陪同该村村民张某与田某来到枣庄市中司法局齐村司法所,请求给予调解一起婚姻纠纷。

      据调解主任介绍,张田两家是儿女亲家,张某的儿子和本村田某的女儿于2010年经人介绍确定恋爱关系。短暂相处后,双方父母却认为两人各方面都较为“般配”,便极力促成两人婚事,但俩年轻人觉得双方没有共同语言,性格方面差异很大,不合适再交往下去。张某和田某迫于双方父母及亲人的压力,无奈之下于2011年2月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并在父母包办之下举行了婚礼,其间田某收下张某彩礼29000元。谁曾想,婚后第三天田某便只身离家出走,并电话告知张某要求离婚。张家得知后非常生气,便纠集亲朋好友前去田家要人,并扬言,如果离婚,田家就得退还彩礼29000元,否则不会善罢甘休;田家也不示弱,人嫁到你家,现在人不见了,我还应该向你要人呢……双方互不相让,在村里闹得沸沸扬扬。从此张田两家从亲家变成了冤家,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村干部多次调解未果。

      司法所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到该村掌握具体情况,并积极同外地打工的田某女儿取得联系。经过多方走访,深入调查了解得知,俩年轻人婚前感情基础差,婚事纯属父母包办。工作人员了解到详细情况后,深感责任重大,因为这是一起典型的父母包办婚姻,且与金钱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双方及家人不能正确认识,就会酿成悲剧和民转刑案件的可能,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这起纠纷很难得到圆满的调解。

      鉴于田某女儿离婚意志坚决,9月5日,司法所将村组干部和张田两家人约到场,在人民调解员的主持下组织双方当事人及他的亲友进行调处,工作人员首先耐心细致地给双方讲解《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让其认识包办婚姻是违法行为及危害,并指出纠纷的起因便是包办婚姻造成,协商解决可以避免对孩子造成第二次伤害。双方父母在调解员的耐心劝说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解除这桩包办婚姻,田某返还张某彩礼款29000元,张家也不要再到田家滋事。

      双方对调解表示满意,三天后,田某女儿从外地赶回来办理了离婚手续,并按照协议退还了相关聘礼费用。至此,这桩包办婚姻引发的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上一篇:省住建厅专家组现场考评我市省级花园式单位
下一篇:“齐鲁行”重大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