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穿越时空的非遗星群
2012-09-05 17:38:59 来源:台儿庄古城网
-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筹备现场见闻
非博会的脚步已经临近,盛会的帷幕即将拉开,作为“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人文底蕴深厚的枣庄将携全国非遗精萃,为全国人民奉献丰盛的文化大餐。9月2日,第二届中国非博会倒计时第4天,记者来到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展馆现场,实地了解博览会筹备工作。
台儿庄古城西门广场是非博会开幕式的举办地。当天,绿柳垂荫的古城西门前,两条金色的中国龙盘旋在城门两侧,非博会元素已成为当下古城最鲜明的特色。整个广场到处都是繁忙的身影,工作人员不时往来穿梭在场馆和古城之间。位于古城西门前的主席台已初具规模,巨型电子显示屏正在组装,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架线安装、调试设备。位于广场北侧的会展中心,近千名施工人员正在加快进度,进行切割焊接、装饰墙面等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也在各自展区,装潢制作展位。据正在现场调度布展进度的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韩伟介绍,整个布展工作现在24小时轮班进行,预计4日下午基本结束,5日可进行布展彩排。
总计21000平方米的展区内,集中展出了来自祖国各地丰富多彩的多元性、地域性文化,蔚为大观。手艺山东厅集中展示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鲜艳的中国红与庄重的暗黑色构成了展区的主色调,雕梁画栋、楼榭飞檐,既有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更融合了设计新颖的现代派风格,庄重典雅、繁丽华美,呈现了齐鲁文化特有的古朴沧桑的艺术美感。鲁绣、济南面塑、龙山黑陶、曹县柳编、乳山镂绣、宁津剪纸、清河镇木板年画体现了浓郁了山东风情。
作为本届非博会的东道主,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目前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9人,市级非遗传承人55人;柳琴戏、鲁班传说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女娲神话等19项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名录,奚仲造车传说等221项被公布为市级名录。在本届非博会上,我市将有24个非遗项目参展,包括洛房泥玩具、张范剪纸、麦秸手编、伏里土陶、葫芦雕刻、猴姥姥、松枝鸟、张汪竹木玩具、石榴盆景和贺氏砖刻佛造像10个特装展位,以及运河梁氏石刻脸谱技艺、贺氏砖雕、鲁绣、齐村砂陶制作技艺、张汪竹木玩具、割绒鞋垫、虎头鞋帽、枣庄泥塑、草编、枣庄面塑、民间缝绣技艺、竹雕、邹坞面塑、木雕14个标准展位。精心设计的枣庄厅整体造型以最具代表枣庄非遗特点的柳琴为元素,结合运河水系巧妙构思而成。
位于台儿庄古城内的博览园集中展示区,衢州麻饼、扬州雕版印刷等几家南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已提前数天入住古城,并开始向游人展示自己的拿手绝活。
据了解,本届非遗博览会特色鲜明、亮点纷呈。全国各地上报了1200余个非遗项目,经专家评审委员会筛选,最终确定最具特色的767个项目参会,包括唐卡、赫哲族鱼皮衣、扬州玉雕、苗族银饰、蒙古族马头琴、陕西社火脸谱、湘东傩面具等200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展品。同时,将有130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249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参会。此外,博览会还设置了运河文化、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港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个主题展区,让观众近距离体验南北交融、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了解内涵丰富的齐鲁文化和来自台湾、香港、澳门的剪纸、陶艺、玉器等手工技艺。除了静态展品展示、图文介绍、音视频多媒体演示外,观众还可近距离观看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剪纸、陶艺、玉器、玻璃、云锦等精美手工艺品,欣赏苏州评弹等艺人的精湛表演。博览会期间,来自全国的14支展演巡游队伍,每天两次在台儿庄古城进行非遗民俗项目踩街巡游;在枣庄市的5个专业剧场,7个展演剧团每天演出两场黄梅戏、吕剧、柳琴等优秀非遗剧目。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也将于9月5日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人士及嘉宾出席,集中展示大陆及台湾地区的书法精品。
非遗博览会枣庄市筹委会办公室主任、市文广新局局长邵磊介绍,当前,非博会筹办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从场馆建设到参展布展,从交通组织到安保运营,从住宿安排到参观行程,从志愿者服务到媒体宣传,一切都按照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要求就绪。最后几天,将抓紧分分秒秒,厉兵秣马,真正做到万事俱备,只等大幕拉开,只等海内外宾客的到来。
上一篇:枣庄数据中心云计算项目专题汇报会召开
下一篇:我们是台儿庄崭新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