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台儿庄复活的不仅是一座古城

2012-08-27 15:38:16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台儿庄,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城市,它是二战故地,是3万英烈为国捐躯的一座圣城。从一片棚户区到一座复原的古城,目的不仅在于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有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意义。带着崇敬的心情,本报记者前往台儿庄古城,探寻一段历史,探讨一段发展之路。
      从棚户区改造到古城重建
      众所周知,台儿庄的名字进入历史,是以古城沦为一片废墟作为代价的。70余年来,在废墟之上重新搭建的房屋,形成了连片的棚户区。失去古城的台儿庄,变成了一个破落的村子。直到2006年初,台儿庄区以低廉的土地价格,说动上海一家企业,投资6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建设现代化城区。台儿庄将变成和千千万万个小城镇毫无二致的所谓现代化城区。就在所有人都为台儿庄现代化的未来感到骄傲的时候,当地政府一个果断的决定改变了台儿庄的命运,叫停一切房产改造,重新论证台儿庄古城的价值。
      枣庄市请来不少专家进行论证和规划,最终达成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因人类不可抗拒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毁坏的建筑,重建后可以申报世界遗产。台儿庄毁于二战炮火,是中华民族扬威不屈的象征,也是古运河文化的缩影、符号和标志,既有政治价值,也有文化价值。
      历经3年时间,当地政府组织了共有6万余人参与,收集线索12万余条,史料1130多本,明清小说1279本,台儿庄老照片380多张。根据这些史料和实地调研,终于撰写出了50余万字的研究报告,据此描绘出了一幅连专家们都叹为观止的《台儿庄古城胜迹复原图》,成为弥足珍贵的建设蓝图和重建依据。于是,一个崭新的“古城”矗立在人们面前。
      从发展旅游到发展文化产业
      台儿庄古城建成后,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古城成为枣庄市,乃至山东省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如何将旅游产业多元化,将古城重要的历史价值体现出来,答案就是把文化要素纳入古城重建的规划当中,发展文化产业。现在,在古城中有一处人气火暴的船形街,这就是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博览园。经过古城设计者们通过多方查证,原本的古城消防通道,经过大胆创新,建成了一艘扬帆起航的龙船,船头和船尾巧妙地构成一座古戏台和看台,遨游于运河的千里波涛上。沿街两侧的店铺成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销街区和手工体验区,既有浙江东阳木雕、四川泸州油纸伞、安徽歙砚,也有枣庄伏里土陶、潍坊风筝、山东面塑等。据统计,在三期工程中,台儿庄将会引入上千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文化丰富了古城的业态,提升了古城的品位,古城则让文化传人生活得更美好。

上一篇:台北市屏东县同乡会交流团到枣庄市参访交流
下一篇:宝马车撞4人续:肇事者到案 没逃逸非酒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