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2012-08-08 10:36:13 来源:枣庄日报
-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功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2009年以来,我市以深化医改为契机,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四个创新”,着力搭建“两纵三横”体系,精心打造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载体,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呈现全方位、立体式、大纵深发展,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跨入全省全国先进行列。省政府、省卫生厅先后推广我市的经验和做法,卫生部四次来我市调研,我市三次在全国公共卫生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新华社内参、《农民日报》、《光明日报》先后介绍了我市的经验。
在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中,我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全面建设“两纵三横”即纵向管理、服务两个体系,横向区(市)、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三个层面的公共卫生网络。在管理体系方面,灵活运用部门协作联动机制,成立由分管市长为主任,22个部门为成员的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所辖区(市)全部成立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负责公共卫生规划制订、计划实施、政策经费协调、目标考核等工作;各乡镇(街道)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业务负责人、各行政村(居委会)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织落实区(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明确由各行政村(居委会)组织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具体公共卫生任务。
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我市首先明确区(市)卫生局对乡镇公共卫生管理、考核的具体职责;各乡镇卫生院设立专门的公共卫生管理服务办公室(简称“公卫办”),负责相关行政村、居委会的公共卫生技术指导和公共卫生协理员管理;在每个行政村或居委会至少设立一名公共卫生协理员,负责公共卫生信息监测报告,协助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预防接种、卫生监督等日常工作。全市共设立公卫办64个,选聘专业人员950名,为2727个村(居)聘任农村公共卫生协理员2799名。
在完善服务载体的基础上,我市积极探索建立公共卫生资金管理、绩效考核、纵向协作、人才培养、督查问责五项保障机制,推行全科公共卫生责任指导团队等先进模式,有效解决了公共卫生无专人负责、“运动式”落实的问题。
通过三年努力,全市以区(市)为龙头、乡镇(街道)为枢纽、行政村(居委会)为基础,纵横结合、功能完善、职责明晰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全建立,医改公共卫生项目得到了较好落实,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0—3岁儿童保健管理率、65岁以上老年人社区保健管理率、高血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等指标明显提高,城乡指标差距明显缩小,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基本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