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2012-06-21 09:52:07 来源:枣庄日报
-
近年来,枣庄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枣庄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群众享受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成果。目前全面完成6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累计建设村文化大院1720个,覆盖率达到73.38%;建成农家书屋1914个,覆盖率达到100%;农村电影放映设备数字化改造工程覆盖率达到100%;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公共文化馆(文化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各区(市)不仅巩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成果,而且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村文化大院得到较好利用,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也得到了充实,64个乡镇文化站都配备了专职文化站长。更为可喜的是,基层文化工作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涌现出一批基层文化工作的典型亮点。峄城区古邵镇成立了大运河剧社,在全市率先实施一村一场戏活动;滕州市官桥镇成立了毛遂故里书画社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山亭区启动了“百家基层文艺团队”建设工程,城头镇建成全国首家大豆文化展览馆;薛城区邹坞镇投资100多万元改造装修了高标准的演播中心,“七室一厅”于一体的文化站全部投入使用;市中区光明路办事处丁庄村文化大院建设了高标准的农家书屋和文化广场,并常年定期开展文化辅导活动;台儿庄区创新开展“一百千”读书扶持工程,马兰屯镇坝子村、巫山村,不但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而且拥有自己的民间游艺演出队伍,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