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雾霾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014-02-28 09:08:55   来源:新浪财经   

      这意味着雾霾将给占中国GDP10%的农业带来麻烦,并长期影响农业生产效率。

      “治理雾霾”考验全民智慧

      从洛杉矶治理雾霾的经验可以看出,仅对雾霾的讨论、研究和监测,就是一个非常具备争议的过程。洛杉矶最早开始,认为雾霾的最主要来源是燃煤、化工、施工粉尘等,强制关闭了相关工业,但雾霾并没有出现好转,且越来越重了。
      目前,按照中科院等提供的研究资料,依然认为燃煤、石化等工业污染为北京等地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垃圾焚烧和汽车尾气只占到4%。也就是说,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搞清楚,北京等地的雾霾其根源在哪里。
      跟洛杉矶一样,直到十多年后,洛杉矶人才知道了城市雾霾的最大“元凶”是机动车尾气排放。这跟洛杉矶几百万的汽车保有量,发达且密集的高速公路似乎有点吻合。但交通问题牵扯到的利益过于广泛,就不像关闭几个化工厂那么简单了。
      发展公共交通,限制机动车数量,增加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等,都是洛杉矶治理雾霾过程当中非常起作用的事情,但这些问题都牵扯到每一个人的利益,其阻碍是非常大的,所以直到现在,洛杉矶虽然基本有效防止了空气污染的问题,但依然还在为空气质量问题付出更大成本,且不懈努力着。
      随着环保监测、治理等技术的发展,目前全球对SO2等直接且非常快的致命性空气污染进行了有效控制,但汽车尾气等对空气和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改变远远大于人类自身科技的认知,一些不够重视,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致病之后潜伏期较长,危害现象不能及时体现的的空气污染问题实际上在加剧。
      在信息和科技交流如此频繁和畅通的年代,中国正式重视PM2.5的监测比美国晚了整整15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2年5月下发的《PM2.5自动监测仪器技术指标与要求(试行)》确定了三种PM2.5的自动监测方法)。更别说立法治理和防范空气污染等方面的脚步。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目前又成为制造业规模宏大、汽车保有量非常高的国家,再加上城镇化同时启动,空气污染带来的环境挑战已经属于生存挑战。
      从检测、应急、信息公开,到讨论,明确雾霾的根本来源,然后立法,再到各个环节的执行,考验的是中国整个政府结构、治理体系;挑战的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为中国目前“治理环境”问题的经济背景是空前的,中国正处在城镇化、老龄化和“中等收入陷阱”等的发展阶段,这跟其他一些发达国家遇到“环境问题”的历史阶段不同。
      雾霾并不是一个自然的产物,而是一个科技的产物,治理雾霾需要的是制度、技术、人才。甚至牵扯到政治改革和金融改革,乃至对外开放和外交政策等等。雾霾给整个经济层面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对于中国来说,雾霾是一场生存战,也是一场经济战,更是一场改革战。
      就像人类在经历了每次饥饿、战争危机之后,迎来的往往是一个光明的生存时代;“雾霾”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的第三大威胁,仅希望雾霾给中国民众带来的生存挑战,不要像历史上有过的饥饿、战争一样,牺牲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健康和幸福为代价。
      世界的进步有很多种力量在推动,包括工具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思想的力量、领袖的力量、战争的、金融的力量等等,但真正让这些力量一次一次发挥作用的,是人类在面临生存挑战时,对各种力量的,极大限度的升级和运用,这使得人类文明得以延续。
      雾霾是挑战,也是机会。(本文作者介绍:财经专栏作家)

上一篇:亚努科维奇请求俄罗斯保护其安全 俄方已同意
下一篇:故宫拟调票价拉大淡旺季价差 官方称不为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