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业请求官方停止H7N9每例通报
2014-02-05 09:26:27 来源:中国网事
-
最近,广东媒体感受到了一个变化——卫生部门在加紧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进行防控的同时,对媒体的疫情信息开始低调处理:不再主动给媒体发送病例通报信息,病例通报里不再出现“活禽接触史”等字样。
这种变化并非源自卫生部门,而是与家禽业有着密切关系。经历了从2013年4月份起至今的两轮H7N9疫情,广东市场“谈禽色变”,活禽销售量价暴跌,家禽业遭受重创。最近,广东、广西甚至全国家禽行业协会及企业纷纷联合向各级政府递交公开信、诉求信等,明确请求“停止实行H7N9的每例通报,避免对疫情超密度的报道”。是减少信息发布“解救家禽业”,还是最大限度公开情况、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就此分别采访了卫生、农业相关人士。
H7N9信息公开是否“过度”?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10月28日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家禽业协会、企业认为,在H7N9降格为乙类传染病后,不应过度公布疫情,带动媒体过度报道。广东最大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温鹏程说,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2013年12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据统计,此间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83312例,死亡1743人。排名靠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其传染性和死亡几率都比H7N9流感病毒高,却唯独对H7N9采用了超常规的措施,对涉及的从业人员和行业是不公平的。
广东省卫生部门有关人士在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回应说,H7N9虽然在我国已经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但WHO(世界卫生组织)有明确条例规定,对于新发传染病每一例亚型都要进行通报。中国既然加入WHO,就得遵守相应规则。
“信息公开”不能走倒退路
一些人士认为,通不通报新增病例,在于政府对于信息公开的价值观,究竟是“以人为本”还是“经济利益至上”。卫生部门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说:“对于家禽业遭受的损失,谁都同情并揪心。但不通报新增病例,于法无据,于事无补,与政府突发事件信息公开透明背道而驰。”
上一篇:李克强:筑牢社保底线不能让任何人无家可归
下一篇:中央八项规定让春节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