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港部队获称“隐形部队”:女兵5年上过1次街
2014-01-10 10:28:05 来源:台海网
“隐形部队”
2013年11月16日,香港大学学生解天参加了驻港部队的开放日。他记得,在丘陵间的一处军营,“爱香港”是士兵们耳熟能详的口号。一进营门,他仿佛回到内地,偌大的营区,响起了内地学生熟悉的军乐。简单的参访程序中,不少媒体跟随,还有不少香港本地媒体试图在军营门口捕捉解放军的信息。
相比英军在港期间各类新闻中的大量曝光,“解放军驻港部队几乎是隐形的。”许骥说。“在一个高度开放性的社会里,我们实施的是封闭式的管理,得了一个绰号‘隐形部队’。”曾任驻港部队步兵旅旅长的张杰说。
解天接触到一个来自山东潍坊的90后女通信兵。这名女兵在香港五年,只上过一次街,就是得到批准去尖沙咀买衣服。由于全封闭式管理,普通香港市民几乎不会接触到驻港部队官兵,普通士兵要出入军营,也需严格审批。
据统计,1997年7月至1999年间,由于新鲜感强,香港媒体高度关注驻军,月平均报道在50篇以上。到了2008年至2012年,港媒对驻军的月平均报道降到20篇左右。前述媒体人表示,解放军没有什么负面新闻,因为几乎没有关于他们的新闻,街头也不太可能看到解放军。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研究经理Winnie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即便经过十数年的统计,仍有35.8%的受访港人在遇到评价驻港解放军问题时选择“我不知道”或者“很难说”。
但在一个开放社会里,隐秘往往带来想象。当地媒体曾报道,2012年6月15日午夜,解放军秘密从惠州调动装甲车进入香港,车队分别在香港新界和九龙闹市出现。随即有香港人在社交网站上发图,猜测说调动军队是为了“维稳”。直到时任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少光出来澄清,这只是驻港部队几个月一次的正常调动,舆论才平息。
2012年,时任驻香港部队政委王增钵在讲话中说,驻港部队先后23次组织营区开放,香港市民46.9万余人次入营参观;12次参加“香港植树日”活动,11000余名官兵植树5万余株;14次参加香港红十字会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共献血约250万毫升。仍有市民主动向驻军领导写信建议,“多让官兵出来走走,多见识一下香港”。
难以幸免的“被游行”
2014年1月5日上午,形若倒置白色酒瓶的解放军驻港部队大厦已被绿纱网裹住,军营里隆隆的装修声融在周围繁华的车流中。曾经的英军威尔士亲王大厦,如今的解放军驻港部队总部,仍以其独特造型静伫于香港的心脏。
南方周末记者成为此时唯一的路人。紧邻的香港政府总部内,每个安保人员都透过铁栅栏关注着路面。驻港部队总部大门前,栅门半开,三名卫兵也谨慎观察着行人。20分钟内,只有一部车辆驶入。这里大多数时候如现在般冷清。军营大门成为部队与香港社会接触的窗口,它是媒体的猎场,是军营开放日的入口,也是各色团体游行的聚集地。
香港相对宽松的言论环境中,非理性的抗议也层出不穷。时事评论员刘和平认为,香港市民普遍反感这种非理性行为。这次几个激进人员冲击驻港部队军营,只是边缘势力的一次极端行动,但如何化解,将考验各方的政治智慧。
香港前保安局局长、行政会议成员叶刘淑仪表示,驻港解放军严守纪律,全心全意保护香港,不应受到挑衅。香港一名行政会议成员在香港电台二台节目中曾表示,近年香港社会趋向激进的方式表达意见,令人担心。他说,回归后港人治港,需要一个学习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