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被举报造假院士王正敏:对调查结果很有信心
2014-01-08 09:31:29 来源:新京报
王正敏称,事件发生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并未受太多影响。“每天还是照常工作和生活,医院那头也很忙。所以说这件事并不影响我多少。”对于调查结果,王正敏也称“很有信心”,“我会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件事,也相信组织能给出合理的结果。”
【说法】“王正敏当选院士 我们有失察之责”
王正敏涉嫌学术抄袭、造假,为何能当选为院士?作为推荐人的刘新垣和姚开泰均表示,责任在自己,“审查上不严格”。“当时把关不严,我们有缺点,推荐他是我们的错误。”刘新垣院士称,当时自己只看了王正敏的推荐材料,并没有审查《增选候选人论著目录附件材料》,造成了疏漏。“我们过分相信了复旦大学。”
另一名推荐人,中科院院士、著名病理生理学家姚开泰院士也表示,自己有责任,需要检讨。“王正敏当时找到我,要我推荐他。我看他的学历也很好、又有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再加上他的老师也表示同意,我就推荐了他。”姚开泰称,推荐院士应本着推荐人自觉的原则,“但说实话,我们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核查他的学历和全部的学术著作,才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这一点上,我们要承担责任。”
■ 回放
●2012年2月 复旦大学收到实名举报,质疑该校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院士及其领导的听觉医学中心团队有学术不端行为。
●2013年8月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形成调查报告,报告认为,王正敏必须就编写专著中存在的学术不规范行为向原作者作出书面道歉,以及就院士申报论文材料中的不实事求是做法向中国科学院作出说明。
●2013年9月 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成立了由相关领域院士组成的专门工作小组进行进一步核查和研究。
●2013年10月 4名当年推荐王正敏当院士的推荐人向中科院写联名信,要求对王正敏予以除名。
●2013年11月 王正敏的学生王宇澄举报其涉嫌学历造假、学术抄袭、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复旦大学回应称,经查未发现王正敏存在学术不端,但确有学术不规范之处。
●2013年12月 有媒体报道质疑王正敏研发的国产人工耳蜗克隆国外技术并存在质量问题。
●2014年1月3日 复旦大学和医院方面组织情况通报会,王正敏表示没有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