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放假可能按得票最多方案执行
2013-11-28 08:29:13 来源:京华时报
>>解读 放假总天数应不会改变
此次3个放假方案由于都没有增加放假总天数遭到网友吐槽。对此,刘思敏告诉记者,全国法定假日安排是由全国假日办向国务院提出申请,然后国家发改委以及相关部门做大量调研后,最终由国务院来批准。而网络调查分析并不是法定程序,以往要想调整放假总天数都需做出非常严谨的调研才能决定,调查手段要丰富,样本量要足够大,抽样调查人群必须合理。此次只涉及网络,这很难反映到真实民意,“电话、家访、网络、报纸等调查手段这次都没有用到”,因此从侧面也折射出明年的放假方案依旧不会增加放假总天数。
□快评 莫让“三选一”变“三缺一”
三方案调查迅速成为昨天最热门话题,在多个网站上网民投票超10万。网民投票结果较为一致,支持率最高的是C方案,其次是A和B。然而网民更多的反馈是“哪个都不合理”。“A、B方案,硬生生地把国庆7天长假取消了,以后我们找什么时间出门旅游呢?”“大家选得最多的C方案,和目前的放假安排基本没有区别,还可能少一个小长假。”不少网民认为这样的方案实际上是倒退了。
在之前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恢复“五一”长假曾是不少网友的心愿,一些专家也建议恢复“五一”长假来分担另外两个“黄金周”的压力。但在这三套调整方案中,长假不增反减成为最明显的特征。不仅“五一”长假了无踪影,“十一”长假也在A和B两套方案中分别被缩短至3天和5天,仅有春节“黄金周”在三套方案中均幸免被调整。
规则更加细化,弹性略有增加,各套方案都在尽力避免因调休而导致的混乱模式再度出现。但如此调整也会带来新问题,例如不调休可能会导致“单蹦”节日增多,反而使时间安排更零碎。并且,在B、C两套方案中依然存在挪假“风险”,“混乱时间模式”未从根本上被杜绝。
一套成熟的节假日调休方案不应简单以“三选一”的方式来定夺,而应以科学的调查将三种方案中的优势“强强联合”,从而形成最优方案。我们期待将民意融入最终方案之中,而不要让“三选一”变成“三缺一”。
>>回顾·放假方案
A: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日形成7天长假。国庆节放假3天,不调休,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3日,逢周末顺延。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逢周末时周一补休。
B: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日形成7天长假。国庆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日形成5天长假,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5日。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节假日逢周三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逢周二、周四时,调借相邻周六日形成3天小长假;逢周六日周一补休。
C: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日形成7天长假。国庆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日形成7天长假,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7日。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节假日逢周三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逢周二、周四调借相邻周六日形成3天小长假;逢周六日时周一补休。
上一篇:成品油调价窗口将至 年内第七次上调
下一篇:湖北副省长郭有明被查 或涉三峡全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