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三渠道驳回日方对东海防空识别区交涉
2013-11-26 10:19:04 来源:新京报
杨宇军说,我们敦促美方停止对中方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正当行为说三道四,为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 说法
从上世纪50年代起,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先后划设了防空识别区。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的做法虽然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但仍然引起了个别国家的强烈反应。记者近日就中方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问题采访了有关部门和权威专家。
“识别区重合可互相通报情况”
由于防空识别区是各方根据自己的地理条件、防御需要来划定,很可能出现重叠现象。中国专家认为,在重叠区域关键是各方加强沟通交流,共同维护飞行秩序。
“在重叠区域做法一般是互相通报情况,保持密切沟通,其次是在协商基础上建立某种程度的规则,共同处理和管控,避免冲突。”军事专家孟祥青介绍说。
孟祥青表示,在防空识别区,识别本身也是一种沟通过程。“正常情况下,我让你识别,无论是通过地面向有关部门通报,还是在空中通报,也是一种沟通。只有在一方存在敌意,比如不让识别、长期滞空、突然掉头、靠近领空等,才可能引发冲突。”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在中国划设的防空识别区中,钓鱼岛空域自然也在其中。孟祥青说:“将钓鱼岛纳入防空识别区,表明了中方捍卫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决心。”
针对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是“改变现状”的指责,孟祥青表示,这一指责毫无道理。
“如果‘现状’是指钓鱼岛问题,没有日本政府的‘购岛’闹剧,所谓的‘现状’又怎会改变?”孟祥青如是说。
“识别区划法中国已非常克制”
军事专家25日表示,作为完善我国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步骤,划设防空识别区具有超越军事之外的多重作用。
他们认为,防空识别区划设后,可通过及时有效的空中管制,维护这一空域的飞行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器的飞行安全。
此外,划设防空识别区可以提高为航空器提供服务的能力,更好地为其提供气象、通信、导航等方面的服务。
“就好比一个缓冲区或是防火墙,对于来自海上方向的空中威胁和不明飞行物,根据不同情况,及时采取识别、监视、管制和处置等相应措施加以应对。”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罗援说。
军事专家尹卓说:“了解了飞行器的航向、航速、高度等航行数据,还可保障区内飞行的其他航空器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