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习近平李克强考察路线盘点:显经济转型轨迹

2013-11-07 09:43:19   来源:京华时报   
      “坚决纠正唯GDP用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发展决不能等同于增加GDP”……梳理近期中国领导人关于经济发展的表述,我们不难发现,“高速增长”已经与“中国经济”渐渐剥离。不是不能继续冲锋,而是必须慢下来。慢下来,是因为要转弯——快速转弯,总有翻车的风险。慢慢过好这个弯道,才会有更好的笔直的路。无疑,习近平、李克强正在扮演着踩刹车的角色。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和李克强的足迹及其表述,处处透露着对转型的渴望与决心。转过这个弯,他们的脚将重新踹向油门。由此看来,转型,只是转弯的一个经济学词汇。

      耐人寻味的“新南巡”

      2012年12月7日,广东深圳。

      没有红毯和鲜花,也没有欢呼雀跃的人群,只有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朱小丹,他们在等新当选的习近平——这位新晋的总书记,上任后的首次地方调研选在了这里。深圳、珠海、顺德、广州……这样的路线,几乎和20年前邓小平南巡时的路线并无二致。

      很快,习近平依循邓小平1992年的路径的南巡,被外界冠以“新南巡”的称号。

      轻车简从的出行方式,加之邓小平南巡时的背景,让外界对习近平的首次考察充满期待。

      “要深化改革!”习近平彼时回应了上述期待,不仅如此,他进一步表达了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他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并用素朴的表达阐释对于转型的时机的理解:“谁的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甩在后边。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有新开拓。”

      值得关注的是,跟随习近平珠三角调研的有中央政研室主任王沪宁、时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之鑫、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鹤,都是改革和经济领域的“大佬”。随后不久,刘鹤被任命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此行习近平对经济领域改革的重视可见一斑。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霞辉认为,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未来这一地区肯定也要承担更重的转型任务,考察首选珠三角合理且必要。

      而珠三角的转型,或许就是中国经济整体转型的初始点。

      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经受百年一遇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国经济如何“爬坡过坎”,如何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月17日,在当选国务院总理后的首个记者发布会上,李克强给出了答案。

      “要努力去实现2020年的目标,测算一下,这需要年均增长7%的速度,这不容易。但是,我们有有利的条件,有巨大的内需。关键在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李克强的回答理性却又不失激情。

      中国经济升级版如何打造,李克强选择以苏沪作为第一个考察地。3月28日中午,有网友在微博发帖称“偶遇总理!”微博地址显示为上海高桥保税区四号门。此刻,李克强正在上港集团大楼的10层天台凭栏眺望,目之所及是蓝天下的上海港,大型装卸设备和无数的集装箱尽收眼底。

      这次调研被外界评论为是设立上海自贸区的前奏。

上一篇:湖南攸县耗资2.7亿建政府楼 买办公家具花500万
下一篇:李克强在黑龙江考察就农村改革提三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