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部分地区被指滥用官员“一票否决”制

2013-11-04 09:36:28   来源:新京报   

      比如,2009年,东莞市的“一票否决”,共计14项,11项为阶段性重点任务。

      “一票否决项太多,指标层层下派,最力不从心的是基层。有的项目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信访,本意是让基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但是有的害怕因为这一项被否决,其他什么工作业绩都‘黄’了,就上京‘截访’。有的地方开‘黑监狱’,也有这方面原因。”王峰分析。

      成“面子工程”

      在广东某村担任村干部的李强(化名)说,因为头上的“一票否决”考核指标一度达到10多项,他们无暇调研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能对上负责”。

      当基层实在应付不过来时,就有可能弄虚作假。

      广东某市创建文明城市,哪个地方出问题就要被“一票否决”。涉及上级做百姓满意度调查时,“个别居委会工作人员穿着拖鞋‘上班’,躲在居民楼里。工作人员上门时,他们就能假扮家人填表。”李强讲述。

      有的一票否决制,因实操性差,被指“面子工程”。

      去年,四川省彭山县“拟提拔干部不孝敬父母则一票否决”的规定,曾引起广泛注意。其实,早在2008年,河北魏县就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各单位建立“个人德孝行为”管理档案,把每一位干部的德孝情况作为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凡是德孝方面有问题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

      但一些单位负责人2011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并没有建立所谓“干部德孝行为”管理,“那只是书记的‘面子工程’”。

      李强提到,有些“一票否决”由于形式大于内容,让他们几乎每天都埋在报表、会议、资料里。

      而一些热点事件出来后,相关部门出台的有针对性的“一票否决”,不少是在表明决心和态度,后续考核并不一定跟得上。

      问责不严致虚设?

      环保等领域的,同样存在考核指标“一票否决制”。不过,一位环保部官员表示,过去这些年中,环保领域的一票否决在地方未落到实处。“除非真的发生特别重大、影响极坏的污染事件,实在保不住了才被追责。”

      现在一些城市每个月都在空气质量最差排放榜上,没看到哪个官员因此被免职的报道。一地方环保厅的官员评价。

      北京政通境和节能研究所是所民间智库。过去7年中,该所对全国各省市的政府环境绩效评估进行广泛调研。发现其“往往成为虚设的指标”。

上一篇:中国记协开座谈会 与会者谴责陈永洲行为
下一篇:广西警察杀孕妇案政府拟代赔70万引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