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央企上市公司招待费超31亿 内部人称吃喝玩乐
2013-10-24 09:00:36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铁建问题无疑值得反思,但那些没有披露业务招待费的公司,怎么就知道他们问题不会严重,加之现行的会计准则对此并无强制披露规则,在实际操作上又有较大可调节空间,所以报表上反映的信息可能跟实际情况存在一些偏差,这些都应该考虑进去。”一位北京地区会计师事务所人士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相比中国铁建天价招待费,同行业的中国中铁(601390.SH)、中铁二局(600528.SH)就并未披露同期业务招待费情况。与此类似的是,中国北车2011年至2013年上半年业务招待费支出明显,分别为1.41亿元、1.66亿元和0.63亿元,但同期中国南车(601766.SH)对该事项则没有披露。
由于调控和不透明属性,央企业务招待费并不能随意同向比对,但记者统计国资委、央企控股的301家上市公司情况发现,有18家公司连续两年位列业务招待费用前20名榜单。其中葛洲坝、中国北车、中国重工(601989.SH)、天地科技(600582.SH)、中材国际(600970.SH)、中国船舶(600150.SH)、航天信息(600271.SH)和中金黄金(600489.SH)8家公司更连续三年上榜。
18家连续上榜的上市公司中,业务招待费呈逐年增长态势且快于应收增长速度。18家公司2012年合计总额为31.10亿元,较2011年同期的29.52亿元增长5.35%,而同期合计营业收入增长则为4.91%。
对于业务招待费问题,上述央企纷纷予以回避,10月22日下午记者致电上述多家公司证券部门,但鲜有央企上市公司对该问题正面回应。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统计中发现,类似中国铁建类的“业务招待费”大户并未连续三年上榜,并非期间该科目金额得以骤降,而是于次年中报不披露科目信息,诸如此类的有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水电、中煤能源和中国化学5家公司。
其中中国铁建2011年、2012年业务招待费分别为8.77亿元、8.38亿元;中国交建为6.45亿元、7.80亿元;中国水电为3.18亿元和1.43亿元;中煤能源为0.99亿元和1.13亿元。
此外,前述18家连续上榜央企中,土木工程类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类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4家和3家,两者总和约占40%。
对此前述会计师事务所人士并不意外,“可以说两种公司都是乙方身份,为了中标、获得订单肯定会跟客户有招待往来,而央企上市公司的客户比重中,最大的无疑是政府部门,伴随招标工程展开,业务招待费也会较高。”
“此外,对一些土木工程类公司来说,客户招待费用颇具调控空间,除了客户的招待费用外,一些自身消费开支也计入该账目中,里面账务情况颇为混乱,说不清楚是给对方消费还是自己消费。”该会计师进一步向记者表示。与此相对应的是,强卫东也在中国铁建通报中即指出,“(该公司)确实存在发票开具不规范、报销程序不严格、会计科目使用不当等问题,同时,查处了少数人的违纪违法问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均进行了处理和问责。”
而上述7家公司中,仅4家透露了今年上半年业务招待费情况。其中土木工程类的葛洲坝上半年业务招待费为7311.60万元,而交运设备制造类的中国北车、中国重工和中航飞机(000768.SZ)则分别为6272.20万元、4440.96万元以及2416.36万元。
“像中国北车、南车这种高铁装备类公司,由于两次招标被推迟到下半年,上半年的业务招待费体现得或并不明显。”上述会计师事务所人士提醒记者。
此外,一些土木施工类央企因为体量庞大,旗下子公司、孙公司及相应持股公司众多,各级公司招待费用叠加到一起亦致使总费用惊人。中国铁建今年5月8日回应中就指出,其8.38亿元业务招待费“是从分布于全国各地以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个核算单位逐级汇总上来的,每个核算单位平均约7.6万元”。
“(由于子公司、分公司众多)每一个层级的业务招待费用都很惊人,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每个层级客户领导(多为政府领导)过来都要产生招待费用,各个层级归总起来就相当惊人。”中国建筑子公司一名人士向记者透露。
上一篇:北京:“停车超3分钟熄火”今天立法听证
下一篇:新华国际时评:美国还能相信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