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气功大师背后的大人物:老将军们抢着喝大师剩茶

2013-08-10 15:22:19   来源: 台海网   

      当时的中国刚走出“文革”阴影,1978年科学大会召开后,人们期待依靠科学追回失去的10年;“文革”中对传统神怪文化的压制又骤然消失。伪科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沉渣泛起。

      迫于压力,6月5日,四川省委宣传部向中宣部作了自我批评,省委书记杨超将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

      “绵羊-山羊效应”一说曾流行于国外。特异功能“大师”和支持者被称作“绵羊”,反对者则是“山羊”,意指凶狠的“山羊”一出现,“绵羊”就要败下阵来;此时,“山羊”貌似取得首战胜利。

      然而,6月18日香港《明报》发表署名李学联的文章《以耳认字,未必荒谬》,迅速扭转局势,四川方面重测唐雨,判定“用耳认字”是真的。

      当时的普通民众根本看不到香港报纸,在陈祖甲看来,若非高级干部的意见,文章不可能对内地产生影响。

      唐雨得到“正名”后,四川方面多次召开人体特异功能会议,时任省委书记杨超频频露面,强调特异功能重要性。受此鼓舞,几乎半个中国的省份先后建立了特异功能研究组织,不少由省领导挂帅。

      当时中国科协下辖的《自然辩证法通讯》副主编申振钰提醒南方周末记者注意时代背景,“当时刚刚改革开放,还在讲真理标准的讨论,这些东西无法一竿子压制了,何况还有那么多上层人物的支持。”

      20年的“斗法”从一开始就显露出复杂性。特异功能的风起云涌很快引来了更多反对者,包括国家科委副主任于光远。于在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与“三钱”之一的钱三强同学。

      于光远认为,哲学工作者在“特异功能”问题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状况。他1981年表示,原以为“这样的事闹腾一阵子之后就会自生自灭”,没想到愈演愈烈,“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实在忍无可忍了。”

      申振钰正是在这时候接受于的委派,和一位同事分率两个实验组,到南北各省调查特异功能案例。她本就在北京看了多场特异功能表演,那些声称能用耳朵、腋部认字的孩子,“没一个老老实实认字的,到处都是动作。”

      怀着充分心理出发的申振钰,在第一站云南就碰了钉子。她的经历足以说明,在高级干部介入下,去伪存真有多难。

      申振钰和组员们在昆明待了一个月,当地始终表示:特异人不愿接受测试。从省科协到省委省政府,大批领导站在“绵羊”一边,省委副书记高治国称“人体特异功能是客观存在的”,时任副省长马文东更成为调查的直接阻力。

      反复沟通,提出共同设计实验,都不管用。申振钰感觉,在省部级干部层面,支持于光远的少之又少,级别更高的支持者倒是越来越多;她所率领的实验组在南方各省没能完成任何测试,于老筹措的5万元调查经费也成了后来20年里少有的资助。

      高级干部的支持也转化为具体压力,叶圣陶之子叶至善曾向陈祖甲透露,叶老在《人民日报》发文批评“耳朵听字”后,很快受到责难,“有的是从上面来的,好像是(叶老)犯了错误一样”。

      “人体科学”的魅力还进一步渗透到渴望养生保健的老干部中。1982年,后来“大师”中的领衔人物张宝胜被引荐到一位“中央同志”面前表演特异功能,这段经历成为张宝胜行走江湖的重要资本。

      而现在的王林,正是在当时被各方邀请治病,时为“人体科学工作组”发起人的伍绍祖,还为王林题字——“超于常理之外,合乎情理之中,发展人体科学,造福中国人民”。

      据于光远回忆,自己的介入让“大师”们紧张,后者于是想办法到“中央同志”那里去表演,以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发展空间。

      到1980年代中期“气功热”走向高潮时,“大师”与干部的结合已无处不在。作家陈放回忆他目睹的一场张宏堡发功会,到场副部长近20人,厅局级干部约200人,处级以下干部甚至被拒绝参与。支持者的级别节节高升,高级干部群体乐于为特异功能背书,很快将这股浪潮推向社会。

上一篇:杭州昨日气温达41.6℃历史极值 水泥路面74.4℃
下一篇:国家卫计委回应“单独二胎”“贩婴案”等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