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推动金融电子化遏制腐败
2013-04-11 08:25:12 来源:人民日报
四是金融电子化为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网络环境和技术支撑。目前,征信系统已为国内每一个有信用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建立了信用档案,成为全面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情况的“经济身份证”。截至2012年末,企业征信系统为1858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建立了信用档案,个人征信系统为8亿多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征信系统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在防范信用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至2012年前三季度,累计预防高风险客户信贷业务申请金额5186.7亿元、预警高风险贷款金额4348.5亿元。
五是规范了市场秩序,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实行金融电子化,使大宗资金往来都要通过支付系统,接受央行的监控,大大减少了现金流通量。1993年流通中现金M0占广义货币M2的比重为16.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1%,到2012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下降为5.6%和26.4%。这使市场经济的运行更加规范和透明,大大增强了国家对经济金融的宏观调控能力。
综观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可以看出,江泽民同志20年前的这篇重要讲话犹如一场及时雨,开启了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新时代。
三、金融电子化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江泽民同志提出金融管理电子化,正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还处在新旧经济体制的交替时期。他的这篇重要讲话,实际上已经从顶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基础架构作出了规划和设计。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专门提到要实现银行系统计算机网络化,积极推行信用卡,减少现金流通量,这表明金融电子化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无论支付系统还是信用卡系统,都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既为整个市场经济服务,又规范和管理市场经济。特别是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推动了征信系统的建立,从制度层面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的信用行为,为改善金融运行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融电子化既是金融基础设施,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和骨干。江泽民同志把金融电子化建设看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一件大事,他提出要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办一些关系经济全局的大事情。金融电子化就是亟待解决的大事情之一。江泽民同志所说的“经济全局”,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全局。他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