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人民日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6处重大修改

2013-03-19 10:21:0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 文】 报告第三部分中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修改后】 “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生态补偿制度”。
      【关键词】 生态补偿
      不能让保护生态者吃亏
      【专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魏后凯
      将生态补偿机制加入政府工作报告十分重要。事实上生态补偿机制这几年很多文件都提到了,但是一直推进缓慢,难度较大,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也涉及到既得利益的再分配。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说明对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视,今后将会加大推进的力度。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而建设生态环境的一个核心就在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保护生态环境产生的主要是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而没有更多经济效应。比如,一个地区把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好了,受益的不仅仅是这个地区,而且能让其它更多地区受益。所以,如果没有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是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也很难持续下去,很可能出现虽然“山清水秀”,但是依然“贫穷落后”的情况。但是,如果这个地区破坏了生态环境,虽然短时间内会带来经济上的收益,但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将对其它周边地区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享受到生态环境带来好处的周边地区,就应该对这个地区进行经济补偿。
      生态补偿可以有不同途径,既可以是通过中央财政拨款,也可以通过横向补偿,即环境受益地区对其进行补偿。比如,张家口地区保护了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北京等周边地区享受到这样的好处,就可以通过中央财政,北京等周边地区受益地区对其进行经济补偿,使得张家口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老百姓的收入得到相应的提高,才不会出现“山清水秀,贫穷落后”的情况。

      【原 文】 第三部分的关于“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中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修改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 公平正义
      强调公平正义很有必要
      【专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梁迎修
      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和全国政协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研究和仔细修改。针对“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内容,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后增加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表述。这样的修改非常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通过法治途径来解决中国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难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写入国家根本大法,成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倡导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因为社会公平正义正是法律所要追求实现的基本价值之一。有法谚云:法是善良公正的艺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是判断一个国家民主法治水平高低的重要评判尺度,因此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强调能够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引。此外,历史经验一再表明,民主法治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法律依凭其自身的规范性和强制性能够成为实现正义的有效手段。通过民主科学的立法程序,可以对权利和利益的公正分配以确立正义的标准;通过严格公正的法律实施,可以有效地保障和贯彻正义。
      总之,法律在本质上有着追求和实现正义目标的价值取向,法律的特殊品格也使它能够成为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的最可靠的保障。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的修改符合民主法治建设的客观规律,对于民主法治建设的顺利开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意义重大。

上一篇:中组部:严禁干部借培训以同学名义搞小圈子
下一篇:广西多地遭遇罕见冰雹袭击 大量农房和农作物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