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让贫困者有工作才是脱贫之道

2013-02-25 09:22:45   来源:新京报   


      “让贫困者有工作才是脱贫之道”

      新京报:造血式扶贫如何让贫困地区产生造血功能?

      林嘉騋:贫困地区通过产业扶贫来脱贫,不是简单送钱。国家层面进行的财政支付方式,最多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要真正富起来,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

      发展产业不一定是发展工业,也可进行农业产业化,发展旅游业。很多地方抱怨没有资源,但西北有个叫张贤亮的人,他以“出卖荒凉”出名,打包黄土地文化,专门在西北搞了影视城,很多电视影片都是从那里拍出来的。这些资源在当地都有,可以是当地的生态、民俗、宗教以及红色文化。我认为,让贫困地区的农民有工作、有收入才是脱贫的根本之道。

      新京报:一些地方尝试移民扶贫,会有什么风险?

      林嘉騋:资源匮乏的地方,比如山头几户人家,本身可以利用的资源很少,这些家庭的扶贫就比较困难,经费高,给他们修路、通电、通电话都不划算。这种搬迁式扶贫运作是有技巧的,需跟城镇化结合在一起,但不是简单鼓励大部分移民往东部沿海地区迁移。

      新京报:城镇化建设是怎样的路径?该如何操作?

      林嘉騋:以前叫做城市化,给人误导,所有人都向大城市去打工。国家层面公共资源分配也要向中西部倾斜,进行医疗、教育等体制改革,以后中西部的农民为了治病,就不会千里迢迢来到东部发达区域的医院。

      城镇化后,很多农民会失去土地,要利用国家政策,有创业渠道。农民失去土地后,有自己的工作,有谋生本领,稳定民心。所以,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家到中西部投资,与当地资源挂钩。地方政府也应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
本文导航
  • 1、山西小康县羡慕贫困县待遇16年后成功返贫
  • 2、小康带来求助难
  • 3、得贫困者多助
  • 4、指标拔高经济落后
  • 5、“穷帽子”大实惠
  • 6、成功“返贫”获资助
  • 7、贫困县有啥好处
  • 8、贫困地区捧着金碗讨饭吃
  • 9、让贫困者有工作才是脱贫之道
  • 10、城里的农民或成新贫困人口
  • 上一篇:6成低保户非贫困户系误读 民政部称错保率4%
    下一篇:连战抵京“走春访旧” 今晤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