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新华社盘点中共新领导集体履新百天:耳目一新

2013-02-21 16:00:55   来源:新华网   
      中国人习惯用“百日”来标记新生命的重要成长阶段。对于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而言,这一百天非比寻常。

      2012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大闭幕后第一天,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他的6位政治局常委搭档首次出现在中外记者面前。全世界都在揣度:这个新的团队将把一个有着82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和13亿多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发展中国家领向何方?

      至今,人们仍对习近平的“就职宣言”津津乐道。这位当过“大队支书”的中共领导者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近20次提到“人民”、10多次谈到“责任”,特别强调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并承诺,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新政

      百日以来,习总书记和他的同事们给外界的印象是格外忙碌,为兑现承诺、做好“答卷”,马不停蹄。他们轻车简从频频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坐在农民炕头了解真实情况;他们多次召开高效务实、新风扑面的决策会议,连续出台直指要害、广受好评的政策措施;他们通俗朴实的新鲜话语也被老百姓口口相传。

      这一系列举动,被海内外一些媒体称为“新政”,或评论为听到了“中国再出发的动员令”。

      十八大顺利实现了中共领导机构的平稳过渡,完成了权力交接,在理论建设、政治路线、战略部署和人事安排上,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了周密谋划。会议结束后,确保党代会的大政方针得到落实成为首要政治任务。

      三个多月里,习近平主持了四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在三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发表讲话。履新15天时,七常委一起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就中华民族复兴作了引起海内外广泛热议的阐述。

      从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中纪委全会到与党外人士共迎新春,从与外国专家座谈到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从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到视察武警部队,通过各种场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各方面的工作作出部署,向海内外“透明”地展示其执政理念和思路。

      新领导集体在加强与民众的“血肉联系”方面身体力行。习近平三次离京到外地考察,第一次即到改革开放前沿广东,一路力呼推进改革;然后分别到河北和甘肃的贫困地区。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是年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的特困村。村支书顾润金回忆去年12月30日习近平考察的情形时说:“他随机走进村子里的人家看望,从他问的问题看,他十分关注民生。”

      在这次中外瞩目的考察中,习近平提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外界认为,这是中共领导人对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宣示。

上一篇:城镇化成各地新目标 户籍土地改革为先
下一篇:杨洁篪会见普京时透露:新国家主席不久将访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