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多重人”的出现?
2013-01-25 11:40:43 来源:雅虎
如何防止“多重人”的出现?

多个户口腐败,双重国籍更让人咂舌
对“多身份”问题,应严惩不贷,并升级身份信息管理
多重身份为逃避监管、收受赃款、违法乱纪甚至偷逃境外提供了便利。随着官员财产公开的呼声越来越多,必有更多的官员伪造身份,加快转移财产、移民海外的脚步。因此我们急需构建严密的身份确认体系。而要提高身份的保真度,亟需户籍监管部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对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非法变更居民身份号码和信息者依法从严追究其刑事或行政责任,端正工作作风,使户籍身份的提前使用等成为户籍录入的事中、事后审查机制。
同时,可从技术上护航居民身份证明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如目前在二代身份证技术上,通过纳入居民指纹、脸谱等信息,将能从客观上构建户籍身份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因为每个人的指纹和脸谱都具有天然唯一性,通过摄入这些信息将有助于从技术上避免多户口身份对经济社会秩序的破坏。
对“多户口”问题,应从取消户籍特权开始,最终取消户籍恶法
部分公权及其亲属想方设法获取多重户口,很大程度上是户籍身份背后依附的各种社会福利和经济社会交易特权。因此,需彻底剥离依附于户籍上的各类公共福利和经济社会交易特权,以取消户籍身份内含的各种经济社会稀缺价值。
户籍特权取消了,户籍制度改革成功也就不远了。众所周知,当前的户籍制度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相抵触。因为户籍制度的存在,公民无法实现权利平等,也无法获得迁徙自由。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将阻碍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降低生产效率,同时加剧城乡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这些年来,包括异地高考在内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均同户籍制度相涉,而户籍藩篱不能被打破,许多问题便只能存而不论,因此造成矛盾激化和风险积聚。
中央也曾强调,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让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镇和农村安居乐业、各得其所。但各地的做法令人失望,他们还在不断地将各种权利限制、福利分配绑在户籍上,与户籍改革目标背道而驰。
结语:户籍平权的最终目标,可以说是“每个人在每一个地方都有户口”,而不是“让部分人先不受户口限制”。当然,目前最紧迫的是,防止污点官员利用多重身份洗白。
- 本文导航
-
- 1、“房姐”们为何要多个户口
- 2、“房姐”们为何要多个户口
- 3、有多少人手持多个户口和身份?
- 4、怎样弄到多个户口、身份?
- 5、为什么会有人热衷于拥有多个户口、身份?
- 6、如何防止“多重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