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空壳17年 揭阳“借孤儿”不缺钱缺心
2013-01-14 16:03:15 来源:新华网
福利院空壳17年,缺钱还是缺心?
明知有大量孤儿需要救助,当地民政部门为何一直不作为?黄晨辉解释称,早在 1995 年,榕城区就计划建立一所福利院,但后来由于“资金短缺”,房子建起来了,后续配套一直没有跟进,当时也确定了9个人员编制,可是从来没有人真正到位,“实际上,这个福利院只是个空壳”。
记者13日来到这个空壳福利院看到,5层楼早已建起,已露出破败之象。如今,殡葬、婚姻登记部门把其中3层用作了办公,残联在这里搞了一个残障儿童康复中心,刚刚被计划用作儿童福利部的一层被员工用作了宿舍,记者赶到时,还有人在搞装修。
有网民注意到官方的前后不一:事发后民政局认为“寺庙条件有限”,但此前官办的福利院从1995年经批准成立至今,“有编制、无人员”、完全无所作为,变成一个空壳,明知寺庙干了民政部门的活却也听之任之,乐得自在,何其荒唐?网民“徐云鹏”说,“借孤儿”折射的是地方有关部门长期的不作为和鸵鸟心态。
林响标称,曾口头向区里汇报过,希望建儿童福利院,“但没有正式打报告”。他也一再强调,“之所以拖了这么多年没有解决,很大原因还是资金的问题。”
到底是一笔多大的资金,让福利院一直“空壳”?
在榕城民政局刚起草的一份设立儿童福利部的方案中,记者看到,装修改造、建成 60张床位的预算是 100万元。
榕城区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2 年,当地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8.74亿元。
到底是缺钱,还是缺乏对社会责任的担当?面对记者一再追问,林响标说,“有钱的原因,也和过去的决心不够有关系。”
孤儿:何处是吾家?
兰考一场大火让各地把目光投向了“冷门”的孤儿福利事业。
黄晨辉解释称,去年6月开始,当地民政局就开始排查辖区孤儿情况,据截至去年 11月的统计数据,包括紫峰寺收养孤儿在内,当地共有 115 名孤儿,其中 14人已解决户口问题。这段时间里,民政局一直在协调当地公安部门申报入户手续,从而争取由国家、省和县区财政共同负担的每人每月 1000 元基本生活补贴。
根据有关法律,孤儿落户福利院集体户口必须经由民政、公安和当地政府三方协调办理。黄晨辉说,寺庙是不能收养孤儿的,但不解决户口问题,不落实经费,民政局也没法建立起儿童福利院。
可半年多过去了,户口问题仍在“协调解决中”。
榕城民政局一再称这次下决心要把迟到了17年的福利院落实。黄晨辉描绘的未来是,把这些孤儿的户口问题解决了,先依靠家庭寄养,民政部门出钱与寄养人签协议,剩下的再鼓励民间机构收养,最后还不能解决的由正在筹建的儿童福利部接收。目前,一家名为“学超彼岸”的机构已经介入并提供了 16 个床位接收部分孤儿。
十多年来,释耀概既不接受有关部门的“送温暖”,也从未出去募捐,他说,“这些孩子的生活花费不多的,我需要的不是钱,也不是偶尔来帮忙,需要的是固定的、持续的照顾”。
释师父今年已经 66 岁,4 年前做过癌症手术。和记者对话中,他总是盯着在一旁的一名孩子。他总是担心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如果他走了,这些孩子怎么办。
上一篇:香港官员财产申报:配偶职业也要申报
下一篇:机动车报废标准:私家车无使用年限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