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深圳视察入住普通套房 全程没红毯未封路
2012-12-12 08:50:28 来源:新京报
到人群中:问民生
渔民村的人们走向窗边,向广场张望,很多人正往广场挤,还有人边挤边说:“我也没见过习总书记”
12月8日,习近平来到深圳渔民村,参观了村中的“标志性建筑”——300米的长廊,20幅青铜浮雕记录了渔民村从“水草寮棚”、“海上飘零”到“翻身解放”、“春到渔村”的曲折历史。其中一幅铜质的浮雕上,邓小平站在村民中间,那是1984年的1月25日,邓小平视察渔民村。
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与香港一江之隔的渔民村占得先机,成为中国最早的“万元户”村。
渔民村1号楼正对着村里的文化广场。租住在这里的房客,感觉习近平一行“突然”就出现在广场上。上午9点多,大家先听到广场上一片喧闹声:“轰的一下,越来越沸腾。”
人们走向窗边,向广场张望,很多人正往广场挤,还有人边挤边说:“我也没见过习总书记”。
“确实是那个样子,新闻联播里看到的样子。”村民回忆。
他们看到被人群簇拥着的习近平出现在广场上,一直面带笑容,谁伸出手来,他都一一握了过去。他还亲昵地抱起了身边的一个小孩。
此时的村民刘慧玲和她的同伴,正在广场上越聚越多的人群之中。
她们是渔民村的老村民,几天前,就得知有“重要人物到访”的消息。
刘慧玲说,渔民村的村民对这些活动并不陌生,常常有重要人士造访此地。20年前,她也目睹了邓小平的到来。
9点20分,她费力地挤到了人群的最里边一层,向习近平伸出了手。
“一下就握了,他的手真厚实。”她回忆说。
随后,她一下慌乱了,只会粤语的她努力想着普通话的“谢谢”怎么说,脱口而出的竟然是一连串的“你好”。
相比起来,渔民村老村长邓志标的应对要从容许多。渔民村的董事长吴慧权向习近平介绍了他:“这是我们的老村长,当年邓小平同志来渔民村时,就是他陪同的。”
邓志标说,习近平问他,“照片里的人是不是你?”
邓志标说,“是我,感激共产党”。
习近平告诉他,感激改革开放。邓志标接了一句,“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渔民村的今天”。
因为是普通村民,邓国华的家最终替代“村官”邓志标的家,成为习近平做客的地方。
邓国华是80后,父亲也是渔民村最早的一代村民。大学一毕业,邓国华就进入渔民村的企业工作至今。
“就觉得挺平常的,村里也没怎么特别交代。”邓国华回忆说,他按照招呼客人的礼数,准备了小菜和水果。
“客人”踏进门的一瞬间,他才认出:“原来是习总书记。”
邓国华这才想起来,两个孩子还坐在地板上玩耍,家中也没有特意收拾。
落座后,习近平和邓国华的父亲攀谈,询问现在的生活,是否和过去比有些改善。随即又问起邓国华的职业和工作状况。
邓国华的眼中,眼前的总书记,看起来比电视上要年轻,就像亲人一样拉家常。
邓国华注意到,离开时,习近平站起身来,逐一和家人们握手,说再见。
离开渔民村时,习近平特意打开车窗,和站在路边的民众挥手。
莲花山之行:谈改革
陈开枝说,当年小平同志的几句话很重要,谁不坚持改革开放,谁没有好下场。听完他的话,习近平报以微笑
约上午9时55分,莲花山上,身着便装的习近平缓步走上台阶,来到了邓小平的雕像前敬献花篮。
这是全国第一座由中央批准,以城市雕塑形式竖立的邓小平雕像,意在缅怀邓小平改革开放之举。
站在第一排的陈开枝留意到,习近平伸出双手,细心地整理花篮两边的绸带。随后,在习近平带领下,在场所有官员向邓小平雕像鞠躬。
这让陈开枝有些激动。20年前,他是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自始至终陪同邓小平视察广东;如今,他和其他的老同志一同受邀来到莲花山上,陪同习近平向邓小平的雕像献花。
整个仪式与陈开枝想象的不同,现场除了少数陪同官员,只有4名武警,没有红毯,没有封路,莲花山的游人们围在一旁。
他还了解到,此次习近平在深圳视察,没有安排任何宴请,没有入住深圳迎宾馆的1号楼,而是选择了另一家酒店,入住了一间普通套房,吃饭也选择自助餐。
一位深圳市的官员向陈开枝讲述,习近平到达深圳后,路边一辆大型洒水车引起了习的注意,他向这位官员发问:“这是因为我来专门准备的吗?”官员解释称,这是每天例行的工作,不论有没有领导来访都会照做,习近平才没有继续追问。
在陈开枝看来,这些都体现出习近平对践行新八条规定,态度鲜明。
陈开枝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是,献花仪式结束后,习近平并没有首先同在场的官员打招呼,而是走进了围观的群众里,一一和他们握手。
让陈开枝觉得亲切的是,总书记上任22天就来广东考察,路线与邓小平当年视察的路线相似,从深圳、珠海、到顺德、广州,走完整个珠三角。
“我觉得总书记站得很高,想得很远,相当于给全国人民和世界做了一个庄严的宣誓,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走到底。”陈开枝说。
习近平表扬了几位老同志,称他们为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贡献,退下来发挥了余热,还称赞扶贫工作很有成效。
“总书记,我觉得当年小平同志的几句话很重要,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谁不坚持改革开放,谁没有好下场。”陈开枝说。
听完他的话,习近平报以微笑,随后表示,中央作出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
赠送的字典
习近平到了北滘镇黄龙村陈燕容家中。让她有些措手不及,习近平临走时向她赠送了英汉词典和一个电子词典
12月9日,习近平来到了顺德。这也曾经是邓小平南巡来到的地方,那一次南巡,顺德的中小家电企业刚刚兴起。
当天,顺德北滘镇广东工业设计城的物业安保负责人周军正常上班,正常安排工作。广东工业设计城北面在建新楼的工地上工程车辆还在来来往往。
上午10点21分,直到习近平出现在广东工业设计城的院子里,大家才知道这不是平日里的学术性交流活动。与往常的来访不同,他们没有接到通知,更没有做任何事前准备。
“我们之前不知道习总书记要来,毫无准备,直到习总书记进了展馆,我才想到要不要把展厅门口的LED屏幕上打出欢迎字幕。”副总经理谢金香回忆。
谢金香介绍,作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发源地,顺德多家企业已成为业内巨头,展厅的地下室陈列着第一代的中小家电产品。而现在展台上展示的最新家电产品,全部由中国企业自己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一款为老人设计的浴缸时,称赞这个开门式浴缸很实用,老人不会滑倒。
在参观结束时,讲解员绍基民提到广东设计城共有800名设计师。习近平说希望下次再来的时候,你们就有8000名设计师了。
12月10日,习总书记在广州召开座谈会时谈到经济转型,谈到科技创新。谢金香觉得习近平不去大企业而来访设计城是有用意的。
参观完设计城后,习近平到了北滘镇黄龙村陈燕容家中。
陈燕容没有得到过任何通知。这让她有些措手不及。
50岁的陈燕容家生活困难,自己在多年前的车祸后就不能干重活,丈夫身体不好也没法工作。一家四口靠每月248元的低保和村里每人每年2100元分红生活。今年儿子毕业后,家里停止了领取低保。
9日中午11点左右,陈燕容正在做饭,有人敲门。
开门进来的客人中,她一眼就认出了习近平和广东省的领导。她赶紧放下手里的活,招呼客人。
习近平了解了陈家的情况,在房子里转了转,看到其中一间房顶有些漏水痕迹,还要求当地帮助解决。陈燕容回忆,习总书记很朴素,像平民百姓一样,和她说话很亲切,像老熟人一样。
习近平临走时向她赠送了英汉词典和一个电子词典。这让陈燕容很高兴,因为女儿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了,女儿的理想是做一个翻译
上一篇:山东军属家庭遭强拆 老人扛国旗抗议
下一篇:习近平强调: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